他們這宅子的聲響太大,早就引來了附近的街坊鄰居。其中不乏一些和杜一連一起上工,認識他的人。
大家聽了一耳朵的八卦,多少也明白了事情的原委,不免更加瞧不起杜一連,對他指指點點的。
“再沒見過這樣薄情的男人,就算他妻子再不好,也不該為了外頭的女人打妻子啊。”
“就是,聽說他前段時間仗著長輩身份還三餐都蹭侄女夫家呢,原來這攢下的銀錢就是為了包養外頭的女人啊。”
“我家那口子要是敢這麼做,我就拿剪子剪掉那禍根子!”說這話的夫人聲音都帶著一股的殺氣,顯然也是個悍婦。
其他的男人想象了一下那個場景,不由覺得渾身一寒。
杜一連沐浴在眾人鄙夷的視線當中,臉上漲得通紅。
☆、第四十八章 為他委屈
在哭鬧了半天后,總算有幾個年紀較大的人上前主持公道,話裡話外就是讓杜一連不該如此行事。就算外頭野花再香,也不該為了野花而要丟了家花啊。
更何況,陳寡婦在這一帶也是有點名聲的,當然這名聲是不好的。在杜一連來之前,陳寡婦便有過好幾個的裙下之客。大楚對於寡婦並不歧視,寡婦再嫁的情況也很尋常,只是陳寡婦自甘墮落,整日同男子勾勾搭搭的,正經人家自然不願意娶她。
在好幾個人當說客的情況下,杜一連也就順著臺階下了。在這種情況下,他肯定不能再同陳寡婦在一起,只能回到營地的房屋內,至於杜洪氏,現在大半夜的,也沒法回去。
有婦人見她可憐,便收留她一個晚上。
等天亮杜一連去上工後,心眼較多的杜洪氏立刻殺到了工頭面前,然後指著自己的臉,一把鼻涕一把淚地說著杜一連拿錢在外頭包養女人還為了那女人打她的事情,又大段地描述自己的艱辛,簡而言之,意思就是,日後杜一連的每個月的工錢,只給他留兩百文吃飯錢就可以了,其他的都讓同樣是陽河村的陶青收著。
陶青是里正陶天功的侄子,為人也算老實,有他收著,杜洪氏不怕他會昧了這錢。
這工頭聽她說的可憐,又問過同樣是陽河村的人,證實了杜洪氏話語之中的真實性後,便同意了這件事。
杜洪氏這才心滿意足,她已經知道杜一連在前些天就沒法繼續蹭飯了。每個月只給他兩百文錢,只怕杜一連今後餐餐都是吃粗茶淡飯。她倒是想看看,在這種情況下,杜一連如何還能包養那賤人。
事實證明,杜洪氏這個法子的確十分有效。
在得知杜一連一個月最多隻有兩百文後,陳寡婦便不許杜一連上門,轉頭又勾搭上了一個長工。
那長工也是知道杜一連同陳寡婦的事情,心中有些不是滋味,尋了個機會,揍了杜一連一頓。
杜一連現在每個月只有兩百文錢,名聲又因為杜洪氏那一鬧,差到了極點,大家也不愛同他說話,加上他手頭又沒錢,日子過得苦巴巴的。
而他所做的那些事情,也透過同樣在這裡幹活的同鄉傳遞了回去,陽河村的人那叫一個鄙視。就連杜張氏也背地裡罵了這個兒子好幾句。
至於杜一連的兒女,則是因為有這麼一個父親都感覺在村裡抬不起頭來。
杜洪氏也因為這件事,難得在杜張氏面前挺直了胸。
……
雲夕在聽了一嘴關於杜家三房的八卦後,也就丟開手了。這三房都不需要她動什麼手腳,就自己作死了。
她在幾天內,便做好了十二瓶的千鶴膏,十瓶準備十月一號的時候同王家交易,一瓶自己留在家裡作為跌打骨傷的備用,還有一瓶,則是拿來送給孟珩。她能夠有這樣一個進項,卻是因為孟家。
只怕王家之所以會給出這樣的讓她不吃虧的交易條件,也是看在孟家份上,這份情她得承的。
她不知道之前那份千鶴膏,孟珩會不會不夠用,索性再送一瓶作為禮物。初次之外,她還親自下廚,做了兩樣的點心。一個是桂花糕,一個紅豆糕。這兩個做出來後,愛吃甜食的雲瑤忍不住吃了好幾個。
雲夕留了一半自己家吃,另一半則裝入食盒中。雖然她行得正坐得正,但倘若常常往孟家跑,被人看到也不好。她索性將食盒放在麻袋中,抱著一起走,裝作要進山打獵的樣子。
因為雲夕這段時間在大山中賺的錢,也有不少人想要進山打獵,但他們的武功平平,最多隻敢在森林外圍,所以收穫普普通通。對比一下雲夕,大家頓時覺得:這杜家三娘果然是因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