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除了兩宮太后,錦榮就成了孤家寡人了,哦,差點忘了,他還有個在藩的堂哥黎景熾。但錦榮不是很想提起這個堂哥,因為有點討人厭。
其實如果錦榮沒穿過來,這個唯一的同輩皇孫可能就要被過繼來當太子了。
想想黎景熾的性子,還真是糟糕啊。
————
因為難得想起了文德帝,錦榮也就抽空去看了一下兩宮太后,可椅子還沒坐熱,就被兩宮太后問起採選秀女入宮的事。
錦榮被說的有些頭大,沒說幾句話就走了,看來深宮生活太過枯燥了,改天還是叫幾個戲班子供太后玩樂吧。
輪迴多世,錦榮早已不在意男身女身,與女子成婚也無礙,只是,他可沒想過這麼早就傷身,反正這事他也不急。而且比起成婚娶妻,誕下子嗣,錦榮更希望能有一個成年的優秀繼承人,那就能爽快地甩手走人了。
錦榮是不怎麼在意,但兩宮太后卻是急的不行,小皇帝都年十七了,身邊還沒有個親近的女人,先帝同樣的年紀雖然膝下也沒有子嗣,但她們卻已陪伴君側。
兩位太后也問過太醫,都說陛下身體康健無礙,於是私底下又想了法子。
等到錦榮再到兩位太后宮中看望時,就看到壽昌壽德宮裡多了幾位年輕的小姑娘,十三四歲的年紀。
錦榮就更不想著成婚的事了,
兩宮太后行事也不是沒有章法的,這些姑娘都是她們認真挑選過的公侯千金小姐,也是在她們父母都願意的情況下,以陪伴太后為由留在宮中。
即便以後沒能成皇帝的嬪妃,但憑藉著由太后教導過的名聲,也能擇門好婚事。
錦榮對此笑了笑後,也就不在意了,只是少去了太后宮中。兩位太后願意在宮裡再多養幾個姑娘也沒問題,反正他也不常住在宮中。
是的,早兩年錦榮就住在外面的行宮別苑了,對於皇宮,他似乎怎麼也喜歡不起來。內閣見皇帝也沒誤過什麼正事,上了幾份彈劾摺子後就沒有多說了。
第113章 荒唐皇帝
正值春闈; 京城人頭攢動; 天下各地的才子前來趕赴科考; 引起了不少人議論紛紛,其中熱議最多的莫過於寫出《早春》《錦瑟》又在不久前因立功而得蒙朝廷賞賜的韓朗。
韓朗潛心在客棧裡讀書,沒理會外面的事; 就是在用飯時聽書童雨墨說賭坊裡也早開盤壓注了; 他笑了笑; 讓雨墨去給自己壓兩注,不壓前三; 壓高中。
科考三場一路順遂,也沒出現什麼糟心的事,韓朗就已經考到了殿試; 而且還是第一名會元; 可以說殿試不出大的差錯,也是一二甲之列。
韓朗的志向當然不止於此; 既然要考,他就是衝著狀元去的。這兩年來,他求得名師; 學遍經史子集; 為的就是能在這個時代佔有一席之地; 科考不過是第一步。
殿試時,韓朗亦是下筆如有神,揮墨自如,稍稍可惜的是; 沒有出現前世電視劇小說裡,皇帝出現在殿試上走動,韓朗偶爾不經意的一瞥也就看到了坐著飲茶時而低頭耳語的幾位閣老尚書。
其實瞿閣老也請過小皇帝參加殿試,看看今年科舉的人才時,被錦榮嫌麻煩拒絕了。若是真有用的人才,日後自然會見到的。他連那個穿越的韓朗都沒什麼興趣,更何況是其他人。
韓朗聽說當今年方十八之齡,猜測少年天子總是會對同樣年齡的官員才子有興趣的,而殿上,如他這般年紀的甚少。可惜皇帝沒來,令韓朗錯失了引起天子關注的機會。
韓朗心中也沒多少遺憾,沒了這次,還有下一次。
殿試結束閱卷,對於分配名次,一二三甲的事,錦榮也就走了個過場,沒有多幹涉。
金榜題名,狀元郎韓朗,榜眼蘇禾,探花王原。
韓朗怕是要失望了,直到他入翰林院為庶吉士,也沒能見到天子一面,他算是知道了當今的憊懶性子,瓊林宴都交由了瞿首輔和沈太傅,一點也沒有要見見他們這些天子門生的意思。
果然,世事總是不盡如人意的。
韓朗這麼一想,反倒靜下來埋頭於翰林院的事務中,他的學識本就不差,科考也是實打實的過來的,在翰林院混的也是如魚得水。
錦榮這邊又不得意了,他聽說瞿閣老的孫子中了二甲進士順口恭喜了一句,瞿閣老謝過後還多嘴說起來他孫子下個月成親,一旁的吳太后聽的忍不住又哀怨了起來。
錦榮找了藉口又遁了,連劉內侍和關內侍都沒捎上,總得給吳太后留個宣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