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5部分

新院子佔地兒本就大,而且為著下雨不讓院子泥窪成一片,所以地上還鋪了一層青磚。這會兒讓人瞧著,可不是有敞亮又幹淨,就連支著鍋臺刷洗的到處是水的院牆角上,都沒人踩的一腳水一腳泥的髒兮兮,端視看著就清爽的很,讓人心生歡喜。

林寶珠心裡高興,面上的笑自然就更加真切了。她也有幾日沒過來看了,卻不想才十多天的工夫,之前還塵土飛揚的院子就大變樣了,怎能讓她不開心?想著日後家裡寬寬敞敞氣氣派派的,以後製茶也有了專門的作坊,就連買的馬騾子車都有了專門安置的地方,她就壓不住心底的興奮跟躍躍欲試。

她現在大概也算是地主婆了吧,有山有地有車有房,這要是放到前世來說,怎麼著也算是有產一族了。

別看她是主家,一進門放下東西,藉著說要找張滿囤的話茬,就四下轉了兩圈。之後聽到馬嬸子那邊吆喝著張羅做飯了,才趕緊的跟著過去搭手。

之前蒸好的白麵饅頭都在大籮筐裡放著,上頭還蓋著高粱稈串的篦子最後扣著籃子。是為著保溫,也是為著免得被人偷拿。

而邊上幾個剛剛支起來的大鍋下頭,正露天燒著柴禾,裡面有滿鍋的頓飯跟蒸飯。餘下兩口鍋倒是空著呢,就等炒菜用了。

今兒扛灶的是馬嬸子,那些個流水席的硬菜可不都是經了她的手的。不過想著林寶珠往日裡總會做些稀罕吃食,所以大夥兒也默契的把那一盆盆豬下水給留下了,想著待會在處理。

對於要做大盆的豬下水,林寶珠自然不會推辭,本身就是自家的事兒,再者她也不是不會做,所以當下就下手跟著忙活起來。

這廂灶臺前忙的熱火朝天的,外頭可就一聲聲的吆喝起吉時到了,該上樑了。

這個時候,村裡每家每戶但凡是和善人家,基本都來了。到底是來吃席面祝賀的,所以哪怕大傢伙家裡再不富裕,也都沒空手而來的道理。

院子前頭空地上放著兩張禮桌,也有管事兒的幫著記哪家送了什麼物件。雖說往年張滿囤並不跟村裡走動,也沒能妨礙大傢伙這會兒的熱情。

一來是自打林寶珠收購蕨菜開始,不少人就受益於張家。二來就算沒能跟著張家掙錢的戶,心裡也清楚張滿囤跟林寶珠是有門路的,沒看里正都偏向他們了麼,這樣下來自然是不好得罪的。

於是兩張算不得小的四方八仙桌上,沒一會兒就放滿了大傢伙拿來的賀禮。多的講究的,就是十個紅雞蛋,也有布頭跟家裡自個種的豆子或者瓜果的。瞧著算不得值錢,卻也是鄉親們實打實的心意。

看著鄉親們,里正跟張家大輩份都來了,連著年老的太公跟老奶都來了,這會兒正坐在院子的長凳上等著上樑儀式開始呢。而年輕一輩的也都樂呵呵的湊在一塊站著,就等一會兒給起氣勢了。

作為家裡的頂樑柱,也是戶主,張滿囤自然當仁不讓的朝著房子正樑站住。

待到泥瓦匠師傅唱過上樑歌,又用之前裝好酒水的酒壺從大梁頭澆到大梁末尾之後,才衝著一臉嚴肅的主人家賀喜兩聲。雖只是兩聲,可張滿囤卻絲毫不敢耽擱,趕緊的給來做工的人們發起了紅封,說是紅封其實不過是一文或者兩文錢,只是討個吉利罷了。

等到做工的師傅們都唱和道主家大吉,泥瓦匠師傅才讓了位置給今兒來支援儀式的張里正。他心裡清楚,這是張滿囤兩口子給他臉面呢,不然單憑泥瓦匠吆喝就足夠了。想到這裡,張里正心裡也越發活泛起來。

他跟旁人還不同,知道許多內裡的事兒,雖然不知道張滿囤兩口子到底掙了多少錢,卻也能猜到倆人定然不會像之前那樣了。更重要的是,自打林寶珠嫁給張滿囤之後,村裡似有似無的在發生著變化。

不說那些跟著張家做工的人家手頭寬裕了,甚至也能隔三差五的買些肉食跟細糧了。還有之前家裡是孤寡老人或是孤兒寡母日日發愁日子怎麼過的人家,也因著張記安穩了許多,就是不能入張記做工,也能幫著做些包裝跟竹筒掙錢,甚至幾個能打柴的老漢,還能直接把成捆的柴禾賣進來。

這事兒說起來都不大,也不算顯眼,可只要有心就能看出其中的道道。若不是營生好,張滿囤跟林寶珠就是再心善,又怎會做散財童子?更何況,能把村裡幾個打柴為生的老漢的柴禾都收了去,可見他們生意多好。

更重要的是,自打張家收購過蕨菜之後,就是那些已經出嫁的閨女們,在婆家的地位也有所提高。現在桃樹灣的後生們說媳婦,可是比往年容易了不少。

想到這裡,張里正看著張滿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