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待弄明白受災的程度,再撥糧取藥運往高麗。
這一次高麗來朝,所得的賞賜很是不同以往。樸成義站在車前,回頭看到後面一車一車的糧食,心情很是有些複雜。
雖然高麗是很需要糧食,但是直接把賞賜換成了糧食,這是不是有些太小氣了點?以往所得的那些金銀器物,可絕對比這些糧食要珍貴的多啊。
很快吏部侍郎來信,但是所需求的糧食,卻比高麗使臣索要的要少一大半還要多。結果問了才知道,史部侍郎在高麗呆了幾天,便擺出一副貪婪的嘴臉,不停的張口索要財物。
高麗王為了能要來更多的糧食,便不停的將以往從大武所得的金銀,大筆大筆的塞給吏部侍郎。吏部侍郎面上不顯,但是暗地裡卻極為惱火。
高麗明明有這麼多財物,卻不肯拿出來去他國買糧,反而厚著臉皮找大武尋求幫助。吏部侍郎使計套出了大筆金銀或器物,換成銀兩送回大武,請皇上准許高麗來買大武的糧食。
經此,大武是名聲得了,以前送出去的東西,也回來了不少,叫百官們心裡都舒坦極了。只有高麗雖然度過了災難,但是從上到下卻都苦著一張臉。
他們的金銀財寶啊,都被那個狡詐的大武人,給送回大武去了。他們什麼也沒有得到,反而把重要的皇太子也給弄丟了。
打發了高麗,壓制了吐蕃,滿朝文武都以一種好心情,迎來了開國初就定下的春種。
前一天晚上,處理完政務的啟元帝,帶著一張織機,來到了鳳陽宮裡。說是要教元歌織布,免的明天在百姓的面前讓他們看了笑話。
至今啟元帝都還記得,他第一年登基,主持春種的時候,站在田裡無處下手,結果被圍觀百姓們笑的面紅耳赤的事。
雖然封后之事還沒有落實,但是滿朝人都知道,皇上對皇貴妃是拿皇后來對待的。因此在決定由皇貴妃,領著後宮妃嬪們織布,便也沒有人提出反對的意見。
此時元歌看著面前的織機,抽了抽嘴角,朝啟元帝問道:“皇上當真要教臣妾織布?”
“皇上你會織布?”難道是她記憶出了差錯,在春種時皇帝不僅要耕田插秧,其實還要織布?
“會、會吧?”啟元帝眨了下眼,不是很肯定的說道。他雖然沒有織過布,但是卻是看過他母后織過,而且為了這次,他特意還去了趟織造司,看人是怎麼織的布。
他當然不是對織布有興趣,只是他現在最喜歡的就是找一件事,然後同福樂兒一起做。然後她的目光,便會不停的落在他的身上。
這樣一來,他就會有一種,其實她也鍾情於他的感覺。就算只是錯覺,也能讓他的心得到一絲慰藉。
元歌當然是會織布的,就算每一世裡,都只織過那麼幾回,加起來卻不算是生手了。她看著啟元帝有些不太肯定的表情,撇了撇嘴道:“若是皇上不會的話,那要怎麼教臣妾,還是叫個織娘來吧。”
啟元帝怎麼會肯,叫了織娘來,還有他什麼事!
“不必叫織娘,朕織給你看,保證你能學會。”啟元帝沒有怎麼猶豫的道,絲毫沒有覺得此事,會損了他帝王的英名。
說完也不管元歌微妙的表情,直接揮退了伺候的人,然後撩起袍角,便坐到了織機的面前。
元歌:“。。。。。。”她真是弄不明白,啟元帝這樣到底是圖了什麼!
啟元帝等坐下了,才發現有點不知從哪裡下手,最後回想了下織娘是怎麼織的布,便拿起了木梭串過線,試著開始織布。
站在一邊的元歌看了一會兒後,忍不住開口道:“不能這樣,會弄出結來的。”說完心下便一涼,此時的她該是從來沒有見過織機,當然也不該知道這樣織不對。
啟元帝卻是沒有多想,笑著改了動作,抬頭道:“福樂兒好生聰慧,竟然只是看一看,就明白是怎麼一回事了,果然是心靈手巧。”
元歌被誇的扯了扯嘴角,淡聲道:“皇上過譽了,臣妾不過是動動嘴,哪比的上皇上手巧,竟還會織起布來,滿宮的妃嬪都無人會呢。”
這幾句話裡的揶揄撲面而來,啟元帝挑了挑眉,沒有說什麼,低下頭接著織起了布。不出所料,又笨手笨腳的出了錯,將絲線弄的一團糟。
“說了不是這樣了!”元歌不能就這麼丟下啟元帝離開,站在一邊又忍不住的張口提示。她就不明白了,明明是一個聰慧的人,為什麼會總是犯同一個錯誤,聲音便忍不住提高了。
啟元帝被人高聲呵斥,卻忍不住露出了滿臉的笑,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