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會身陷險境的,這筆賬無論如何都要討回來!
作者有話要說:撒花感謝冷然親的地雷~
☆、第44章 玉成好事
董鄂氏穿著一襲淺粉色碎花旗袍,坐在莫子軒掌櫃專門用來招待貴客的雅室中;半側著身子聘聘嫋嫋地斜坐在繡凳上。
她的眼眸如同盪漾著春水一般;柔情蜜意到了極點。董鄂氏面前的小几上放著一本昨日她同皇上一併賞到一半的南朝太子蕭統所編《古詩十九首》;她光是用眼角瞄到書頁間夾著的書籤;都忍不住低頭抿唇淺笑。
這書籤可是皇上親自裁紙為她做的,上面提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也是御筆,董鄂氏想到這個心頭甜得都要化了。
不過往常這個時候,皇上也該來了才是;董鄂氏等得略微有些心焦,站起身在房間裡四處轉了轉。她賞了花瓶裡插著的風信子;這花是皇上命人為她裁剪的;她撥弄了一下小桌上放著的古琴;這是皇上從私庫裡為她找出來的寶貝;她還特意走到房間裡燃著的薰香旁邊輕輕一嗅,連這香都是皇上得知她夜裡睡得不香特意命太醫配置的。
董鄂氏平時只覺得這香清新淡雅,此時想是心中念著情郎,她鼻翼微微顫動間,感覺這香味聞起來比平時多了一股甜香。
此時過道上傳來輕輕的腳步聲,董鄂氏急忙快步走過去迎接,不等對方叩門就迫不及待地開啟門,一抬頭卻發現竟然是嶽樂。
董鄂氏連忙把滿心的激動給壓下去,柔柔福身笑道:“見過安郡王。”嶽樂是她的大恩人,董鄂氏見不到福臨雖然略有些失望,見了他卻還算欣喜。
嶽樂明顯不想讓皇上知道他是故意把她給舉薦給皇上的,董鄂氏第一次同福臨在莫子軒見面時,不見嶽樂陪同左右,就隱約猜到了,自此在福臨面前從來沒有主動提起過嶽樂此人,還是福臨陷入同她的熱戀後,把嶽樂帶來三人一併見了幾面。
董鄂氏其後每次見面都是同福臨一起的,她還沒找到機會向嶽樂道謝,此時含笑道:“妾身此生難報王爺大恩大德,還請王爺受妾身一拜。”
嶽樂此時哪敢受她一禮啊,連道不敢,雙手把人扶了起來。他是幫了董鄂氏不假,卻也隱隱有些說不出的後悔——單看董鄂氏在自己親額娘病得起不了身時,不僅有心情同皇上談情說愛,甚至還穿著淡粉色的衣衫,可見這女人天性有多麼涼薄。
嶽樂越發感覺到對方能記仇卻未必會記恩,可惜事已至此,多說無益,既然皇上都已經被她迷得暈頭轉向了,嶽樂明白自己日後所能做的就只有順著董鄂氏來捧她。
董鄂氏被嶽樂撫著肩膀撐了起來,便也沒有再強要行禮——她也覺得以嶽樂的身份,還當不得自己如此大禮——順勢直起了身子。
嶽樂心頭對她這般輕視自己感到有些氣結,先請董鄂氏坐下。兩人面對面坐著,更襯得對方膚白如玉,面澤瑩光,當真是舉世罕見的大美人。
嶽樂看得有些目眩神迷,低頭咳嗽了一聲,方道:“太后娘娘玉體欠安,皇上回去侍疾盡孝了,怕是這幾日都脫不開身了。”
董鄂氏的笑臉有點垮,把脖頸垂了下去,輕聲道:“皇上侍奉娘娘,妾身無法陪在太后床前為皇上排憂解難,自不敢再為皇上添亂。”
她說著從桌邊拿出一件打成攥心梅花花樣的絡子來,遞給嶽樂道:“此乃妾身專為皇上打的玉佩絡子,可惜無福親手呈獻給萬歲,還要煩勞王爺轉交給皇上。”
董鄂氏也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想的,她想送福臨定情信物,可思來想去,都覺得還是送絡子好。她甚至因為某種無法喻之於口的執念,把絡子也打成了曾經有意跟赫舍里氏較勁才送給博果爾的攢心梅花形。
——博果爾那種粗人不懂得欣賞甚至不稀罕她的手藝,董鄂氏如今都能故作淡然地表示無所謂了——她已經找到了一個會珍惜她、欣賞她、呵護她的好男人,一個小小的貝勒算什麼,皇上才是天下至尊。
董鄂氏想著福臨,面上一陣紅潮湧來,一時間有些迷醉,抬頭看向嶽樂時,也覺得心頭劇烈一跳。她還來不及細思自己今日是否有些反常,就看到嶽樂把絡子給接了過去。
嶽樂心知她這是擔心福臨在宮中不出來這幾日把她給忘到腦後了,想著乾脆就賣董鄂氏一個人情吧,看了看四周,把聲音壓得極低:“你大可放心,皇上對你的真心,尤勝手之情足,他為了你連唯一的弟弟都能捨棄,當真是愛你入骨。”
董鄂氏一聽,自然知道他說的是博果爾,又覺得他似乎話中有話的樣子,禁不住前傾了身子,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