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在東市街尾的老三朱水,那營利就不可與硃紅同日而語。
當初硃紅是守著東市街尾的,朱水是守著街頭的,客人都喜歡從街頭逛到街尾,誰會在第一時間就買塊肉提在身邊,別把身上給染油了,所以當朱水的攤位沒有硃紅的攤位賺錢的時候,做為家主的朱大慶就認為應該是攤位的問題。
沒想兩兄妹換了過來,硃紅佔住街頭,朱水佔住了街尾,結果還是硃紅的營利最多。朱大慶開始對這個小女兒另眼相看,是塊做生意的材料,可惜是個女兒身,這麼好的女兒若是嫁出去,就惠利了他人,他可不想,於是生了想找上門女婿的心思。
當然這心思告訴了硃紅,硃紅心裡知道,方偉身為讀書人,怎麼可能上門?讀書為大,行商最為低賤,在讀書人眼中還不如普通的農婦。
這次朱家把準女婿喊家裡吃飯就有想法的,最好是能讓人知難而退,寧願小女招一個普通乖婿,也不願意女兒出外自立門戶。
方偉進屋,一屋子坐著的都是男人,二姐朱綠不在列。
二姐朱綠兩年前嫁在南街的劉家,丈夫是個遊手好閒的紈絝,一般縣裡有點權錢的子弟多半都像馬安才之類的人物。
朱綠嫁進去後才知道劉家早已經內裡虧空,若不是祖上留下的幾間鋪子,家裡基本沒有任何進項,可是丈夫卻是個愛喝花酒的,幾間鋪子的營利全用在了他的身上,後來丈夫染上了賭癮,幾間鋪子敗得一乾二淨,劉家窮得響噹噹。
朱綠是朱家人,從小在朱大慶的影響下,對殺豬這行熟悉,於是想跟重操舊業,自立門戶,幹起了賣豬肉的活計。
這不是與孃家人搶生意麼,朱大慶不幹了,特別是當硃紅的豬肉賣價比朱家人的便宜,從而每天賣出的豬肉也多,朱家人大怒,兩親家為了豬肉的生意幹了一架,從此成了仇人,朱綠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