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鍪裁詞履兀�
吃了早飯,方河歇了晌,下午去田裡,蘇小月要去,他攔住了,現在地裡只有麥子苗,長勢不錯,要除草澆肥,這些雜事都被方河一手包辦。
接連二三日,方河起的早,到了晌午才回來,蘇小月又問了一次,他也不答。
第四日,方河寅時起來練了武,轉身出了院門,來到新屋門口站了一會兒,臉上染滿了笑意,他轉身往蘇家村裡走去。
上次方河幫著收豆子和稻苗,蘇家二老對這個不拘言笑的女婿有了更深一層的瞭解,看到方河大清早的過來,原本要出門的蘇阿吉把人迎進了屋。
蘇阿吉的房子比較老舊,他身材高大,長手長腿的進屋了,得微垂著頭,坐在凳子上,似乎整個屋子都小了。
方河接過袁氏手中的清水,喝了兩口,才含笑向老人說明來意,“爹,娘,新房子建好後一直沒有住進去,我先前向三爺問了日子的,開灶夥的那日是個好日子,第二個好日子是接後的第五日,也就是明天,正好十五,宜嫁宜娶,諸事順暢,所以我想明天跟月兒在新房裡拜堂成親,村裡三爺和族老們我也不想請了,就請兩位老人家坐在堂上,我跟月兒奉茶,我就心滿意足了。”
蘇阿吉沒想方河還記掛著這事兒,當初躺床上不醒人事,沒能與小女真實的拜堂成親,小女心裡也是留下遺嘆的吧,女婿想得這麼周到,當即兩位老人喜不自勝的“誒”了一聲。
蘇阿吉忽又想起方二福一家,他只能算是親家,按理是坐不得首座的,如非是迎娶的時候,方河奉上茶把小女送出去,他怕自己越了規矩,有些侷促。
方河一眼就看出了蘇阿吉所想,說道:“爹,我爹孃我就不打算請了,甚至連村裡人都不請了,就我跟月兒還有您二老就成。”
那當然是好的,只要女婿把女兒放在心上,還有什麼不使父母放心的呢。
方河跟兩位老人家商量好後,定了時間,到時兩人過來。
商量好事,方河就起身了,袁氏留他吃飯,方河笑道:“家裡月兒還等著我回去。”
袁氏聽到女婿話裡話外對女兒的寵溺,心裡就放心了,也不留人,兩位老人把方河送到村頭。
方河腳程快,轉眼回到了方家村,他沒有直接回去,而是來了方大業家裡,方河把心裡所想說了出來,接下來四天的時間,他希望把方為寄放到方大業家中養,他帶蘇小月出趟遠門。
方大業還有什麼不知道的,方河大難不死,若沒有這新婦養著,哪還有今日,於是欣然答應了,方河決定明日把方為這幾日的吃食送上,方大業擺手,說什麼也不要,一個小孩子啦,能吃多少。
方河回到方家院子裡,不想遇上有媒人上門,不用想也知道是五妹的事,他轉身進了屋。
方芳躲在屋裡,從門縫裡偷偷的看,這次媒人與上次的不同,連穿著都差了一截,頭上沒有珠翠髮釵,只有一支素銀簪子,說話倒是利落。
這次介紹的人是挨著方家村不遠的下游齊家村,跟方家昌的媳婦兒是同村,所以這媒人說的話都可以向方家昌的媳婦兒打聽,不會作假。
對方家裡兄弟姐妹也多,特別是土地也多,聽說往上說幾代還是個土地主,只是一代一代下來,慢慢的就落敗了。
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如今在手的田地也比旁人多,家裡沒請人,弟兄多,也能忙得過來。
梁氏聽到田地多,心裡就放心了,只要田地,不怕沒銀兩,收成好的年份,家裡日子就過得好的,村裡人就望著幾畝田是根本。
方芳卻在心裡有些不高興,上一家的田地少,但他們家有養豬的手藝,能賺現錢,而且上山割個草什麼的倒也不累,可是田地多了,以後她得跟著下地,那麼多田地,起早貪黑不知到幾時,
不像在屋裡做姑娘的時候,累了向梁氏一說,梁氏多半就會吩咐她回來煮飯休息,家裡兩個嫂子她是看到了的,從來就沒有機會回來煮個飯,除非病得下不了地才會躲過。
因為上次宋家村親事的事,梁氏知道女兒再嫁宋家村是不可能了,經上次那一事,方家的名聲壞了,繞過宋家村,那就只有下游的齊家村了,下游水田多,多種稻米,稻米賣得貴,容易得銀兩。
於是二話不說沒問方芳意見直接把親事給定了。梁氏有一點想把方芳早點嫁出去的想法,在家裡呆得越久對她名聲越不利,何況方芳到了適齡的年紀,不能再耽擱。
方芳聽到這話,立即上床躺著,心裡不暢快,把大嫂齊惠記恨上,若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