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也是十分悔恨。
他識人不淑不說,還把楊小葵推薦給了連盼,導致後面出了那麼多簍子,若不是連盼衝開食園,汪老實在都有些沒臉來見連盼。
但是昨兒連盼婚禮上,他卻又被當做貴賓對待,連盼待他親親熱熱的,顯然半點也沒有因為楊小葵的事情同他產生芥蒂,汪令雪感覺十分慚愧。
他因為楊小葵臉上的胎記對她十分同情,所以才把她推薦到連盼這兒,連盼又何嘗不是因為她的胎記以及他汪令雪的信譽,所以才對楊小葵照顧有加呢?
說來說去,也都是楊小葵自己不好,個頭小,心眼大,差點釀成大禍。
連盼也是聰明人,她很欣賞汪令雪,當初食園開張的時候,汪令雪就幫了不小的忙,他時常以“小友”稱呼連盼,這陣子倒是聯絡地少了,估計自己心裡也有些過意不去。
連盼卻從未把這事放在心上,一碼歸一碼,能交到汪令雪這樣的朋友,也是她的幸事,又豈會因為楊小葵而遷怒汪老。
“小園重新開張,您要過來嗎?我單獨給您留位。”連盼在電話裡笑道。
汪令雪卻連連搖頭,“不不,你先彆著急,我要請你幫我個忙。”
說是幫忙,實際上是要送一份大禮給連盼。
汪令雪和美食打了一輩子的交道,一隻生花筆,兩片犀利唇,是當之無愧的美食泰斗,其實他心中一直有一個想法,籌劃了很久了,最近才籌備周全,準備實施。
美食這東西,色、香、味是它最重要的三個因素,汪老的特長就是他犀利的文筆,可惜,筆寫再多,終究也只能停留在紙上,難以具化,無法描繪出他吃過美食的萬分之一,這一直是汪老的遺憾。
汪老一直都有用影像來記錄美食的念頭,畢竟影像可以佔據美食的色、香兩味,會比文章更為直觀,流傳度也更廣,也更能弘揚我大眾化美食文化。
同時,影像還能拍出美食背後的故事,拯救許多瀕臨滅絕的手藝人,甚至改變一種食物、一群人的命運,精美的影像作品不分國界,甚至能流傳海外,弘揚一國精髓。
這已不單單是在拍攝“吃”這麼一個簡單的東西,這已然是記錄一種生活、一種文化。
汪老家境富裕,交友甚廣,從前也不是沒有人想打他的名頭做各種宣傳,之前就有人想青他拍紀錄片,不過汪令雪仔細一看才發現,什麼紀錄片,根本就是廣告片,消耗他的信譽度不說,並且完全和他本人的美食理念背道而馳,自然是乾脆拒絕。
汪令雪本人已經五十多歲了,馬上要到耳順之年,他雖一直有這個想法,卻又頗有些力不從心,擔心拍不好反而弄巧成拙,因此拍紀錄片的念頭就一直擱置著。
直到最近汪老的女兒從編導專業畢業,重新又和父親提起了這個想法,汪令雪心裡的那個盼頭,才又重新被燃起來了。
女兒汪可可畢業於紐約大學電影學院編劇專業,早前就很喜歡拍片子,汪令雪也看過她的作品,非常具有表現力,她的功力,拍紀錄片綽綽有餘。
更重要的是,女兒和他一樣,從小熱愛美食,小時候就跟著他走南闖北,對美食、對手藝人都有一種很深的熱愛和情懷,這一點是最難得的。
他首先就想到了連盼。
如果要記錄美食,第一站,務必要從食園開始。
中國菜系有八大,川魯粵淮揚,閩浙湘本幫,國內的美食紀錄片很多,尤其是川菜,前前後後都拍過很多片子了,但是汪老卻都不太滿意。
他想拍的,是集大家之所長,來源於平凡,卻又不平凡的美食。最重要的是,這些做菜的廚師本人,應當對食物擁有一種敬畏、一種不可磨滅的熱愛,這個人——非連盼莫屬。
連盼在電話裡聽汪令雪簡單描述了一下他的想法,心裡頗有些驚訝。
汪老顯然不是在開玩笑。
但憑他“南汪”的這個稱號,別說是親自拍片了,就是冠名拍個片子,只要製作不是太糟糕,基本都能火到大江南北去。這說是請她幫忙,確認不是在幫她的忙嗎?
而且第一站就是食園,連盼感覺有些壓力山大。
這是把食園放到太高的位子了,她有點擔心。
“您有找過肖師傅和葉老師嗎?”連盼猶豫了一下,問汪令雪。
論江湖地位,她不過是一個小有名氣且立刻銷聲匿跡的私廚,肖、葉這兩位,才真是大廚,那是經過無數人口碑認證的,都有好幾十家連鎖店在全國那種,不像自己,就一個食園,開了幾天還閉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