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0部分

四五件衣服,一件算下來也不過三百多文銅錢,若是在外面的成衣鋪裡買,這樣的衣服一件可能要五百文,甚至更高,很多人都買不起的。

何況,這個價格還是織心作坊給他們的成本價,實際上還要更高,現在不下手,以後提高了後悔就來不及了。

第一百九十二章 強買強賣

崇明二十八年十月,天氣漸漸轉涼。

一輛顯眼的黑色馬車歡快的跑在官道上,車門的鈴鐺發出叮噹叮噹的聲響,將官道上的人的注意力不由自主的吸引了過去。

這是一輛外觀豪華卻又帶著幾分沉穩內斂的馬車,整體線條非常流暢,彷彿一隻在官道上奔跑的黑色豹子,暢快的趕往目的地,這輛馬車的主人正是離開昌州的安子然和傅無天。

與他們隨行的還有大批貨物,這些都是要運往紅州的布匹,已經有幾批由越七先運過去了。

管夙和邵飛沒有去,他們繼續留在昌州看著織心作坊,而且安子然也有另外的任務交給他們,至於現在這批,是梅縣那邊織出來的花布,數量不是很多。

因多了貨物這些累贅,他們趕了一天半才到達紅州。

安子然不想大張旗鼓,所以沒有讓張河為他們安排住處,張河身居高位,一舉一動都引人注目。

雖然他和傅無天的身份遲早會暴露,但是現在能隱瞞就隱瞞。

建府是紅州最繁華的地方之一,房屋鱗次櫛比,街道上行人匆匆,有說有笑,一幅熱鬧非凡的畫面。

安子然買下的三處莊子,其中一處正是位於建府。

建府素有魚米之鄉之稱,豐富的資源使得這裡的百姓不愁吃穿,幾乎餐餐都能吃上肉,每家每戶皆富而有餘,所以這裡的百姓生活水平絕大多數都已經跑在大亞很多地方前頭。

兩人下馬車,立刻感受到空氣的潮溼。

這是因為有一條大江河流經建府,所以建府的空氣常年較之北方溼潤。

建府的天空比君子城明朗,百姓臉上的笑容也比其他地方燦爛滿足,他們不需要像其他地方的人一樣天天為生計忙碌奔波,閒暇時間還能帶著親人出來逛街買東西,耳邊總能想起他們的歡笑聲,還有小孩追逐著從腳邊跑過的畫面。

看到這一幕,安子然就知道他選對了。

建府的布莊經由張河找人打點過,在越七過來的時候就已經可以入住。

布莊的前身是一座大宅院,後來經由原主人修整就變成一座莊園,原來這裡是賣糧食的。

兩人一路走來,街道兩旁幾乎全都是賣糧食的鋪子,這條街無疑是糧食街,而布街則在莊園後面幾條街,絲綢、麻布、呢絨、皮革等等比比皆是,可見看中紅州商機的不止安子然一個人。

布莊同樣命名織心。

安子然有意讓織心二字徹底打響,所以也不怕別人會聯想到昌州的織心作坊,他還擔心他們想不到。

接下來就是開鋪子的事情。

一般人可能會想到找布商將自己的布推廣出去,因為布商有人脈,而且有名譽有口碑,他們都是有固定的老客戶,比自己推廣更快速,但是安子然卻不打算這樣做。

和小叔借了一百萬兩後,他手頭暫時還算寬裕,而且他相信,只有顧客比較過麻布和棉布的區別就會知道選哪一種更划算。

第二天,兩人前往布街。

張河在布街幫他們找了幾間鋪子。

有兩間鋪子的原主人準備把鋪子租出去或賣掉,因地段好,所以價格不會低,還有三間則是因為位置比較偏,生意太差,導致入不敷出,所以主人也準備賣掉。

張河不知道他們要哪幾間,所以只能先把資料都收集起來給他們。

布街比安子然想象中還要大,街道十分寬闊,雖然比不上君子城,但是也差不了多少,除了賣布的鋪子,這裡還有著紡織服飾的全部行業。

比如裁縫、賣估衣、賣成衣、賣絨線、氈帽和綢緞莊等等,琳琅滿目。看得目不轉睛。

兩人沒有著急著去看鋪子,而是在街上晃盪起來。

這條街以賣布的鋪子居多,絲綢只佔了六分之一,多數還是以麻布居多。

其中有幾家做的比較大,門口的客人幾乎絡繹不絕,形成一股競爭之勢,這些都是比較老牌的布莊,客戶基本都是固定的。

看完這些,他們才去看鋪子,回去的時候,太陽都快下山了,一天下來收穫還算可以,安子然決定把兩間地段好的鋪子都買下來,但不是為了賣同樣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