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般著急,伸手從裡頭拿了兩本出來,往他懷裡一送:”看看,上面的字可認得?”
桂月梅怕弟弟不認得先搶著讀道:”四~洲~志。”
周曉晨的眼早就亮了,忙翻開書看了幾行,裡頭的內容看得她眼兒都彎了,就像書名所寫的那樣,這是一本記錄著四方人文風情的雜書,因這兒的文字寫法讀法都與中國古時的繁體字一樣,她雖有幾個不認識,但靠猜的也能夠看懂大半。
秦氏見兒子低頭翻看,竟似全能看懂一般,這叫她覺得有些不對勁,試探著問道:”清哥這上頭寫的你都能認得嗎?”
周曉晨本是要點頭的,好在神智還留著一絲警惕,她抓頭裝佯道:”能看懂一些,可看不全有好幾個字我都不認得,”末了又把書拿起遞到孃親在前:”娘您能給我念念嗎?”
見他這般,秦氏也覺得自己多想了,見一雙兒女都眼巴巴地看著自己,於是拉了兩人一塊坐到了床上,她拿起了書從第一頁開始念。
不知不覺一上午就這麼過去了,等秦氏帶著手裡抱著好幾本書的孩子們回家時,連飯點都錯過了。先去婆婆那兒接老三,正巧桂二嬸也在,她眼尖看到桂月清懷裡的書便笑問道:”清哥手裡拿的是啥書呀?”
周曉晨是知道這位二嬸的性子的,典形的農村婦人說不上很壞,就是總愛佔個小便宜掐個尖妯娌間也愛爭個勝,這樣的人你恨她不起來卻也喜歡不上,饒是如此她還是很規矩地行禮再回話:”二嬸孃好,這是姥爺的舊書。”
那頭桂老太太聽到這話看著孫子的眼一下亮了起來:”老三家了,咱們清哥已經能讀親家公看的書了?”她眼中秀才的學問已是頂頂大的了,本就覺得秦秀才是個大學問的人,如今孫子才幾歲已能看他看的書那可是一件不得了的事。
秦氏也是知道二嬸的性子,忙開口道:”他還看不懂呢,只是我想著挑幾本回來,慢慢教。”
老太太也不失望,清哥聰慧是全家都知道的事兒,如今年紀還小也不著急。
一旁桂二嫂跟著說了句:”說來咱們家泓哥兒也認了不少字呢,往後也叫他多跟著清哥看看書。”桂月泓只比桂月清小了數月,有那樣一個性子的娘,自是免不得被他娘拿來比,這年頭書還是樣精貴物,桂二嫂這麼說自有她的打算。
在座的即便是桂月梅也都能聽得出那些個小心思,都是一家人也沒有人真的會同她計較,秦氏很是大方地點了頭:”泓哥和清哥兩兄弟多處處也是好的。”
眾人閒說了一會兒,秦氏抱著小兒子回家去了,到家後周曉晨就忙不迭地將書放好,這會兒也不敢明目張膽的看,心裡盤算著以後帶著書躲外頭讀。
吃完了午飯,稍作休息,周曉晨打算繼續練字,秦雨曾經對她說過寫得一手好字是非常重要的,字寫得好壞未必真能反應出人品優劣,但是,字漂不漂亮往往和人的衣著打扮一樣影響著他人對你的第一印象,秦雨在這事上從沒有放鬆過她,雖然讀了醫大後又重新練了字,可她那手漂亮的行書仍是為她帶來了許多的好處。道理都是相通的,這也是為什麼周曉晨每天苦練不墜的原因。
用小碗盛了水,拿起筆坐端正剛要寫,門外頭又傳來了男娃的聲音:”桂月清,跟我出去玩不?”來人正是高大山,也不曉得是為啥他總愛找桂月清玩,每日總會來這麼一回。
周曉晨剛開始總是推脫,次數多了也有些不好意思就跟著他去了幾次,倒也不算太無聊,再加上秦氏也覺得兒子該多和男娃在一塊兒,總叫他跟著出去耍,一來二去兩人倒熟絡了。
若放在平時,周曉晨肯定是要寫完字再出去的,可今天她心裡惦記著剛得來的書,難得地很是爽快地點了點頭:”行呀,你等我一會,我把筆收了。”
”唉,好咧,”高大山嘿嘿一笑,手拍了拍肚子:”你快些呀,我有好玩意兒送你。”
周曉晨應了一聲,把東西全都收拾好,又把那本四洲志放到了懷裡,這才跑去和秦氏說。
秦氏照舊是叮囑了一通,又取了些糖讓孩子做人情,就點頭放人了。
”給,這是俺爹給做的,你一把我一把一人一個。”兩小兒往溪邊走,高大山急不可待的把他新得的寶貝拿出來與好朋友分享。
周曉晨接了過來,拿在手裡試了試這彈弓做得很結實,”謝啦。”她沒有拒絕收了下來,一直想要個能夠護身的玩意兒,這雖比不得刀卻總比沒有強。又從懷裡拿出了娘給的糖:”這些全都給你。”
高大山大大咧咧全都拿了過去,頭一件事就是往嘴裡扔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