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7部分

; 或可一用。”

雪庭想了想,留下幾個人手繼續保護那些難民,以九寧的名義為他們指引道路。

這些人對九寧感激涕零,一入蜀地後,想入伍從軍的男人安頓好家人,徑直前往投奔雪庭之前告訴他們的一處營地。

他們想過了,亂世之中想過安生日子,完全是白日做夢。留在中原,他們遲早會死在亂軍馬蹄下,僥倖躲過戰火,還是會餓死凍死,或者被抓走充壯丁。逃入蜀地,又免不了被強盜、土匪和本地豪強盤剝欺壓。他們身無分文,實在活不下去了,與其等死,不如豁出去拼一拼,掙幾個錢養活家中妻兒。

那時九寧還在長安城外的嵯峨山和周嘉行冷戰。期間她和雪庭秘密書信來往,得知這事,派人安置投奔的難民,讓他們遷徙至靠近東川的州縣,預備等拿下東川,讓他們去東川耕種土地。

公開身份後,九寧用不著再隱瞞這些,如實告訴楊節度使。

楊節度使一面心驚於九寧之前的不露聲色,一面也欣慰她對百姓抱有悲憫之心。心中暗暗道:幸好他當初對公主十分恭敬,沒有縱容兒子胡亂獻殷勤,不然就尷尬了。

……

等李昭得知這一切時,所有事情已經塵埃落定。

……

九寧是武宗骨血這事一經傳出,百姓們恍然大悟,深信不疑。

因為民間早就有這種類似的流言在傳播——自然是九寧暗中派人傳揚出去的,現在流言得到李曦的承認,百姓們對九寧的敬愛多了幾分憐惜。

武宗是個好皇帝,這一點毋庸置疑,崔貴妃是一位風華絕代的美人,當年長安五陵少年郎曾為追逐她堵塞了整條坊街。

後來武宗駕崩,崔貴妃香消玉殞,百姓們亦陪著掉眼淚,他們喜歡這種悽美故事。

如今得知武宗還有骨血活著,而且是一位心繫百姓、為救兩位兄長以身犯險的烈女,百姓們對九寧既愛又憐且敬。

現在要問百姓們心中更愛戴身為天子的李曦還是長公主九寧,大部分肯定會選擇後者。

一來,他們敬愛武宗,難免會移情於九寧。

二來,李曦這些年就是一個在奸宦、忠臣和霸主之間左搖右擺的傀儡皇帝,反覆無常,懦弱偏執,老百姓很難對他生出敬愛之心。

三來,不管南上長安還是西入蜀地,九寧都不忘順手解救沿路百姓,藉以籠絡民心。她命身邊親隨繪製了許多地圖分送給難民,為他們指明道路,這些寶貴的地圖在難民中間輾轉流傳,從東到西,自南到北。她不需要親自走遍大江南北,只要是難民到達的地方,都能聽到她的故事。

還有,九寧是個美人,還是一個年紀輕輕、身世離奇、出身高貴、無私救濟百姓、為救出兄長東奔西走的美人。

這樣的美人,百姓怎麼會不愛?

所以,在民心這一點上,李曦已經輸得徹徹底底。

現在九寧身後有武宗給她留下的親兵,有她的屬下悄無聲息為她招納收編的幾萬人隊伍,有名揚四海、深受信眾敬愛的高僧慧梵禪師和雪庭師徒,有楊節度使父子和西川官員,有即將拿下的東川……

甚至可能還有江州周家以及神秘的鄂州節度使。

……

長廊下,李昭理清頭緒後,咳嗽幾聲,閉一閉眼睛。

夜色深沉,無星無月。

點點流螢繞著庭間花木山石飛舞,有些飛到長廊裡,站在廊前,就像置身銀河之中,隨手一掬,就是一捧繁星。

李昭攏緊披風,轉身步入屋中,走到六曲屏風前。

正廳裡燈火通明,角落裡幾座鎏金銀燈樹一字排開,燭光輝煌。

李曦仰躺在軟榻上,衣襟散開,四五個穿團花衫的美貌侍女跪坐在榻邊為他捶腿、捏肩,用琉璃酒杯喂他飲葡萄酒。

他枕著侍女柔軟的膝,喝得醉醺醺的,看到李昭進來,朝他招手:“阿弟,過來。”

李昭站在地下,看著李曦。

腦海裡浮現出多年前李曦坐在殿中朝他招手的情景。

那時候多半是李曦得了什麼好東西,笑著喚他過去,要和他分享。

記憶裡溫和的兄長彷彿還在眼前,可真實的李曦卻變成了眼前這副模樣。

李昭挪開視線。

李曦仰起脖子,咬住侍女以香唇送到嘴邊的醍醐餅。

“阿弟,你多了個堂妹!你不是常常和我提武宗嗎?現在武宗的女兒就在這裡,你高不高興?”

李昭揮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