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姑送他出了院門,回房時感嘆道:“三郎是個好哥哥。”
九寧附和了一聲,問馮姑:“我母親的嫁妝單子是誰收著?”
“九娘問這個做什麼?”
九寧低頭手指頭,“閒著沒事,我數數母親留給我多少套頭面首飾。”
馮姑皺眉,好端端的,九娘怎麼想起先夫人留下的嫁妝了?
九寧年紀小,馮姑沒有多想,只當她好奇,笑著道:“那都是管家他們收著呢,鑰匙在阿郎那兒,九娘是不是想要新首飾?奴去把立春剛打的項圈、腕釧拿來給你玩?”
鑰匙在周百藥那兒?
九寧蹙眉,那就有點難辦了。
周嘉行和她有仇,高絳仙不知身在何方。
九寧昨晚煎熬了一整夜,痛苦讓她更清醒,經過深思熟慮後,她決定暫時不管那兩個人,先站穩腳跟再說。
首先得有自保能力,確保不能受制於周氏族人,她才能行動自由,順利完成這次任務。
坑女兒的崔氏也不是一無是處的。她用自己的婚姻成功換來周家的庇護,保住了崔家偌大的家財,族長周大伯為人端正,怕別人誤會他們家貪圖崔氏的家產,在崔氏死後,做主將她帶來的嫁妝全部封存了,說好等九寧長大出閣時全部給她當陪嫁。
殊不知,這一份豐厚的嫁妝,最後還是全部落入周氏族人手中。為了所謂的大義,正派的族長和周百藥選擇犧牲小九娘,包括她母親留給她的嫁妝。
九寧打算先把崔氏留給她的這份嫁妝搶回來,有錢能使鬼推磨,手裡有錢,她才能召集人手幫她跑腿。
再不濟,可以拿著錢揮霍一通。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不管最後任務能不能完成,先把錢花了再說,免得便宜周家人。
第5章 祖父
接下來整整一個月,九寧被勒令待在院子裡養身體。
其間,除了三哥周嘉暄時不時派僮僕送些解悶的玩器給她,就只有兩個同住刺史府的堂姐五娘和八娘迫於面子情前來探望。
至於她的生父周百藥,從頭到尾都沒現身。
長兄周嘉言就更別提了,聽說她生病,不偷著樂就不錯了。
可見崔氏有多坑女兒。
博陵崔氏名聲在外,當朝宰相想要娶崔氏女,而且不挑嫡庶,只要是崔家的女郎就行,崔家都看不上他家的門第,嫌他家寒酸。
崔氏這麼個從望族飛出來的實打實的金鳳凰忽然流落到江州,本地人欣喜若狂。
雖然崔氏不是他們家的媳婦,但本地世家世代聯姻,基本上都和周家沾親帶故,周家娶了個名門閨秀,不就等於他們也和五姓七望之中的崔家是親戚了麼?
就憑這,足夠他們炫耀幾十年!
據說當年周都督帶著崔氏回江州,轟動一時。
本地幾大世家女眷特意隆重灌扮,穿上最正式的鈿釵禮衣前去渡口迎接。
車馬塞道,人山人海,全是等著和崔氏攀交情的。
崔氏下了船,直接上了轎輦,冷冷瞥一眼渡口等了三個多時辰、被日頭曬得頭暈目眩的本地世家女眷們,微微頷首,算是打了個招呼,一句話都沒說,下巴抬得高高的,徑直回了刺史府。
一眾女眷頂著沉重的發冠等了大半天,得了這麼個結果,氣得倒仰,幾個年紀大的老夫人差點沒活活慪死。
但崔氏是名門望族之女,她就是有這個底氣。
人家連本朝公主、皇子都看不上,因為戰亂才被迫棲身江州,人雖然過來了,心裡還是瞧不上他們,他們除了氣悶以外,還能怎樣?
江州本地豪族往上數最多隻發達兩三代,哪裡比得上望族的家族歷史能一直追溯到秦漢呢?
在貴族門閥眼裡,只有家族能一直人才輩出、至少綿延昌盛一百年以上的,才能排進世家之列,其他人家在他們眼裡都是暴發戶。
崔氏並不覺得自己的做法有什麼不對。
她在繁華的上都長安長大,從小來往的不是其他世家女郎,就是公主、郡主,宰相家的千金想擠進她們的圈子都不容易。
江州這邊的女眷,崔氏一個都瞧不上。
這可苦了九寧。
馮姑和婢女為了哄她留在房裡養病,繪聲繪色和她講述崔氏在世時有多風光、多得意。
什麼崔氏梳著最時興的髮髻、戴著聖人送的黃金髮釵去看馬球賽,閃瞎一眾女眷的眼睛啦。
隨手拿金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