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師說知錯能改就是好孩子。”
“咱們軒軒是老師說的好孩子,那現在應該對這個阿姨說什麼?”
劉顥軒狠狠地對古世纓點頭,而後朝李婷說道,“對不起阿姨,我不應該那樣說你。”
李婷在家的時候,沒少用對劉顥軒的方法,對她那幾個同母異父的弟弟。
久而久之,她那幾個弟弟犯錯後,從來就是這樣被她避重就輕揭了過去。
幾個弟弟總為被她誇獎而高興,繼父也覺得她識大體,對她印象越發顯不錯。
她以為這無往而不利的手段,用在一個五歲的孩子身上也是奏效,沒想到古世纓竟然當場說了那些話,叫李婷一時竟是不知道該怎麼說才好。
然後她又聽古世纓說道,“既然那糖果是阿姨給你的,軒軒就拿了。不過軒軒得記住,這糖果是這位阿姨給的見面禮,而不是剛剛她稱讚你的那些話,明白嗎?”
孩子念著原主的好,替原主抱不平,古世纓心裡替原主感激他們。
但孩子還小,沒有是非觀,不能像李婷這樣,避開不談孩子犯的錯,反倒去誇孩子,久而久之非把孩子養歪不可。
她不知道李婷是有意這樣做,還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逼不得已。
無論哪種,古世纓都覺得要把當中的要害說清楚,“李知青剛那樣做,的確能化解尷尬,但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罵人是對的,一次兩次沒關係,但次數多了,會把孩子養成怎麼樣,我想大家很清楚。”
古世纓不說,大家還真沒覺得李婷這做法有什麼問題,畢竟劉顥軒這才五歲,李婷跟他計較不合適,可不說點什麼第一次上門又尷尬,最好的辦法就是這樣把問題揭過。
可古世纓這麼一說,大家很快就明白這當中的要害。
就比如今天劉顥軒之所以這麼著急開口,便是昨晚他開口說劉辰煜那些話當場被劉父誇張,他覺得自己這樣做是對的。
這要是每次做錯事,都被大人避重就輕揭過,孩子還不得長成萬人厭的樣子。
吳氏想到剛見李婷沒計較,心裡還對她一陣感激,不由感激地看向古世纓,“謝謝你一一,要不是你,嫂子都沒發現這樣做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果。”
“嫂子這話嚴重了,再說軒軒這也是為我。”
幾個孩子其實都被教得不錯,只是這個年代不如後世幾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那般重視孩子,重視教育,看不到某些看似小事長遠下去可能造成的結果而已。
原本想好好表現一番的李婷,見古世纓把話說得這麼徹底,當即一臉慌亂,“對不起,我只是覺得我一個大人,不能跟孩子計較,又不能不開口,才用了這樣的辦法,我不是有意的。”
想到昨晚這幾個臭小子說他,劉父誇獎孩子的時候,古世纓一句話都沒說,劉辰煜心裡就不舒服,他嗤笑一聲,“昨兒個晚,軒軒說我被父親稱讚時,也不見得你站出來說話。今天婷婷才上門,你就給了她這麼一個下馬威。這是要告訴所有人,你比她厲害,好讓我悔得腸子都青了,還是怎麼著地?”
“別,辰煜同志,你千萬別這麼說,一一的話有道理,我是不應該這樣稱讚罵我的孩子,都是我的錯。”
李婷一臉慌亂替古世纓開脫,實則是說如果她錯了,那昨晚劉父的做法也是錯的。
她心裡想,劉辰煜卻是嘴上說“你要是錯了,那昨晚爸稱讚他們幾個臭小子罵我,也是錯的。”
昨晚被全家人冷落,連三歲的侄子都能指著他的鼻子罵,劉辰煜心裡是憋著氣的。
今天好不容易讓他抓到話頭反擊,不狠狠出一口氣,叫他如何能痛快!!
古世纓卻是無所謂,“我只把我看到的說給大家聽,信不信在你們。”
反正她要嫁的男人,是被這個家過繼出去的,跟他們已經算不得親兄弟。
剛會開這個口,完全看在幾個孩子對原主一片赤誠的份上。
早在劉辰煜說古世纓這樣說,是為了讓他後悔的話時,他臉色就黑得嚇人,後面又聽李婷看似替古世纓開脫,實則給她抹黑的話,臉色更是陰沉了。
他站起身,走到古世纓身邊,牽住她的手,冷冷地看著劉辰煜兩人,“還真是什麼鍋配什麼蓋呢,難怪你們兩會走到一起。記住,我在等看你們這幅鍋蓋,能燒出什麼樣的飯。”
“今兒個你們一家大團圓,我跟一一就不摻和了。”
最後扔下一句話,劉辰燁就拉著谷一一的手出了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