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老夫人和顧子衿開始和親戚走動。到年底的時候,成靖寧水土不服的症狀才有所好轉,此時,她已瘦得只剩皮包骨頭,好在能進食了,日後慢慢養著就是。
年底忙碌,沈老夫人和顧子衿忙著準備年禮和過年穿的新衣,好在已經分了家,三房各管各,他們一家可以安安心心的過個好年。掃塵那日,宮裡送了年禮來,有綾羅綢緞,有金銀珠寶,還有一百兩金子。沈老夫人謝了恩,將賞賜記檔在冊,放入庫房之中。
冬雪洋洋灑灑的下了大半個月,外面的世界粉妝素裹,粉堆玉砌一般。花月端了一盆水仙進來放架子上,成靖寧遞了暖手爐給她,問道:“還在下雪嗎?”
花月道了謝,回道:“今天雪晴了,各處都在掃雪。”
成靖寧在屋內憋了一個多月,這會兒精神正好,提議說:“我們出去逛逛吧,憋了一個多月悶得慌。”
“姑娘問問老夫人吧,她同意之後,你才能出門。”不說下雪路滑,天氣又冷,成靖寧身體弱,出門需謹慎。
成靖寧握著掐絲琺琅暖手爐,想了想,說:“好,我去問問祖母。”
沈老夫人正在右梢間的書房裡和顧子衿一起看賬本,記錄的均是這些年她嫁妝的收益。忽聞成靖寧過來,放下手裡的賬本,讓她進來說話。
“祖母,今天天氣好,我的身體也好些了,想到花園那邊散散心。”寒暄幾句之後,成靖寧說明來意。
沈老夫人一開始不同意,但想到她的確憋悶了這麼些日子,出門走一走也好,遂應道:“天雖然晴了,但還是很冷,出門多穿些衣裳,記得保暖。水袖,花月,你們領著姑娘到花園逛逛,早些回來,不可貪玩兒。”
“孫女記住了,一個時辰之後就回來。”成靖寧歡喜道,舉止間多了幾分雀躍。回房換了靴子,穿了厚棉襖,批了件貂裘斗篷,抱了暖手爐出了門。瓊華院已十分熟悉,出了正大門便是一條夾道。冬日的陽光雖然燦爛,但照在人身上並不覺得暖和,成靖寧不自覺的裹緊了身上的斗篷。
夾道上有僕婦正在掃雪,見到成靖寧紛紛行禮問安,水袖和花月是領路人,為成靖寧介紹各院落的主人。第一代永寧侯是大祁朝開國十六大功臣之一,彼時京城百廢待興,人少地多,太·祖定都之後,有功的大臣都得了數頃地修府邸,功勞越大的地越多,永寧侯就得了兩頃地。
第13章 尋釁
當時財力物力不夠,只佔了個地方,各房各院是後來一點一點修築起來的,迄今為止修築了九座大的院落,目前還剩了一塊地,種了幾十株海棠。永寧侯府的海棠在京城名氣響亮,每年花開時都舉辦賞花宴,邀請京城各府女眷來賞花。此外,府裡還有一個花園和一個半畝大小的湖。
太夫人荀氏住景斕堂,侯爺夫妻住褚玉院,二房住扶搖院,三房住軒廷院,十歲以上的姑娘都安置在芳菲院,芳菲院內裡有幾座獨立的小院,修得精緻小巧,最適合未婚的小姐居住,男孩子們則住南園。永寧侯府佔地極廣,怎奈人丁不旺,許多院落一度閒置,直到這一代才稍稍住滿,侯府也因此變得格外熱鬧。
“府上姑娘多,閨學就設在太夫人的景斕堂前。”花月指著景斕堂前的一排房子說,“閨學的主講師傅是班大家,據說祖上能追溯到東漢的班家。班大家的學問很受推崇,當時福樂郡主費了好大力氣才將人請來。小姐們除了跟著師傅們讀書習字學琴棋書畫,還學女紅,以及一些粗淺的醫理、花藝茶道還有樂器,像五姑娘就彈得一手好琴。不過課程多,喜歡的就細學,不喜歡的就粗學,懂個大概就好。”
成靖寧認真聽著,府上的姑娘走的都是精英教育,學這麼多,也是待價而沽,為將來聯姻做準備。不過以侯府現在這個情形,京城的高門貴族還願與永寧侯府結親嗎?
等候間,景斕堂的婆子出來回話,說這幾日太夫人身子不適,不必前去請安,還叮囑成靖寧,冬天天冷府裡沒什麼好看的,等開春之後再逛也不遲,免得出岔子。
冬天的花園沒什麼看頭,光禿禿的一片,只有雪中開著一樹臘梅和幾株紅梅,臘梅的冷香,對憋悶了一個多月的人來說格外沁人心脾。“等開了春,花園就變得花團錦簇,姑娘到時可以盡情欣賞。”花月跟在成靖寧身邊,盡責的說道。
“北方的冬天太冷了,還是崖州好,一年四季蒼翠瑰麗,有看不完的景色。”往年的這個時候,她還在海邊和村裡的小姑娘一起撿貝殼,或是一起去摘椰子,一起啃甘蔗。崖州太遠,在京城人眼中是不開化的蠻荒之地,聽成靖寧將那野蠻之地說得這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