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82部分

“這是三年前,我接到了去京城封帥的聖旨。”

沐七夕點頭,這件事她聽說過。

聽說當時的百里連城戰功卓絕,連連破格提升,短短的幾年內就從一個普通士兵升到了統御全軍的將軍。

但是,他的年齡,卻才19歲!

這件事傳到皇帝百里業的耳裡時,連他也被震驚了,說十分想親自見一見這個“野生的”少年將軍。

於是,就傳了聖旨宣百里連城進京面聖。

這事兒若是落到其他人身上,指不定得多激動多興奮呢。

可百里連城卻是一拒再拒,一拖再拖,連連三道聖旨都沒能把他宣進宮去。

百里業大發雷霆,說他持功而驕,目無王法,要把他斬首示眾。

可是,斬首的聖旨寫好了,卻沒人敢送,也沒人有這個本事能成功“捉拿”百里連城。

原因是,那時候的百里連城,就已經相當於邊疆的“土皇帝”了;

手下的將士們都對他忠心耿耿,別說一道聖旨,怕是皇帝親自來了都沒用。

那些來送聖旨的太監或是官員,會說話的撿回一條命狼狽逃回京城,不會說話的永遠留在了邊疆。

當時,甚至還有人說,百里連城想擁兵自重,自立為王。

再後來,聽說百里業氣得暴跳如雷,差點就要御駕親征,親自來“捉拿反賊”;

不過被大臣們阻止了。

大臣們說:“邊疆本就年年戰亂,若我們自己再發動內戰,無疑是給了外族可趁之機。”

“而且,那個少年將軍確實是個帥才,現在也沒有真憑實據說他想造反,若皇上先發動戰爭,難免他會心生異念。”

“到時候,他就是不想造反,也要被逼著造反了。”

“而這場仗一打起來,無論哪方勝哪方輸,損失的都是我國國力。”

“不如,皇上反其道而行之,下令封他為帥,把他招到京城來再做打算。”

百里業的那一陣氣頭過了,左思右想,越想越覺得大臣們說得有理。

他從來都是個安樂皇帝,根本沒有上過戰場,若是真領兵出征,說實話,他還是有些心虛的。

若最後還打輸了,那這大好的江山豈不是要拱手讓人?

於是,百里業採納了大臣們的意見,撤回降罪聖旨,重新寫了加封聖旨,言明要封百里連城為帥,讓他親自去京城領賞。

事實上,這道聖旨裡有很明顯的一個陷阱。

就連沐七夕這種不精通政治的現代人都能一眼看出來:

一方面,若是百里連城還是抗旨不遵,那他想造反的心思就真的太明顯了。

在古代的大環境下,最講究的就是“忠義”二字。

不管你有多高的功勞,無故造反都絕對是不被大多數人接受的;

如果百里連城真的這麼做,他在將士們心中的威望肯定會下跌許多,之後百里業再想做點什麼,就有了機會。

而另一方面,若是百里連城接受了聖旨,去了京城,那就不一定能再回來了。

百里業已經吃過一次虧,絕對會有所防範。

要麼把百里連城軟禁在京城,要麼想方設法剝奪百里連城的兵權,反正是不可能會讓他順利“領賞”的。

這意圖太明顯,然而百里連城卻沒多少選擇的空間。

“唉,剛才的那些黑衣人是誰呀?小連城後來怎麼樣了?”

沐七夕點著頭,眼睛看著周圍計程車兵,思緒卻還停留在剛才的場景之上;

不甘心地嘟囔:“怎麼說變就變了呢,至少讓我看完高潮嘛。”

這種感覺,就像看電視劇時,正看到高潮,停電了。

真的讓人心癢癢。

卻又無可奈何。

百里連城看著她鼓起兩腮的可愛模樣,笑道:“那些黑衣人的身份,夕真的猜不到嗎?”

沐七夕氣鼓鼓地轉頭看他:“能猜到是一回事,親眼看到又是另一回事嘛。”

“不用親眼看了,你猜得對,就是小武他們。”

百里連城無奈搖頭,抱著她走進了中央的帳篷裡:“至於那個我,多半是活不長了吧。”

有勇無謀,註定是做不了大事的。

不過,現在,百里連城沒有跟沐七夕詳細解釋;

因為,她已經被新的事情引走了注意力。

他們倆進入帳篷時,三年前還沒恢復本來面目,還戴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