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塘周圍弄了個圍欄,把鴨子圈起來。
入了秋,還有幾天酷熱難當,田氏從地裡摘棉花回來,衣服都汗溼了,一回來就坐在院子的小凳子上拿著草帽扇風。
麥芽在菜地割草,那些枯死的菜苗都得割了,西紅柿也得下架子,到最後,結的西紅柿都小的很。砍下來的菜秧子曬乾了之後,直接拿到廚房燒火,迴圈利用嘛!
冬生去下黃鱔籠子,為了給他們省事,村裡人收的黃鱔都送到元青家去了,由他收著,等小二來時,再一塊帶去。
田氏坐了會,又去看了看滷鍋裡的豬下水,瞧著滷好了,便撈出來,再滷下一批。香料早就配好的,麥芽都用小袋子裝著,摘進去就行。不過這滷湯,滷的肉一多,時間一久,裡面會稠住,就不能再滷了,但只要拿豬血在裡面充當過濾器,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
“娘,你坐著,等會我去弄就成,”麥芽站在菜地裡,衝她喊道。
田氏一邊擦著汗,一邊回道:“沒事,我歇了一會好多了,哎喲,剛才那一陣,熱的我心慌慌的!”
“廚房裡冰著綠豆湯,你去喝一碗,坐著涼一會,過會我去做飯。”
田氏弄好了滷湯,轉身去了廚房,“今晚煮點稀的吃就行,我都不餓哩!”
冬生赤著腳,從外面回來,肩上扛著扁擔,是用來挑黃鱔籠子的。
田氏見他熱的臉通紅,心疼的道:“冬生啊,你妹妹煮了綠豆湯,你也去喝一碗吧,別熱中暑了!”
“哦,等我把東西放下,先去河邊泡個澡再說,”這幾天熱,門口的小溪流就成了冬生澡盆子,有時元青也會去,兩人到那水深的地方遊幾個來回,不過天黑都不回家。
小溪溝的水從山上下來的,清涼的很。要不是礙於這裡是古代,連麥芽都想去游泳呢!
小雞熱的張著嘴喘氣,因為熱,它們下的蛋也少了,不過不要緊,田家也不靠它們下的蛋賣錢過日子,雞蛋夠吃就成。
鴨蛋也有二十幾個,家裡公鴨子不多,母鴨子也就十隻左右,真生不了多少蛋,今兒麥芽正準備把它們醃了,做鹹鴨蛋吃。
菜地裡忙好之後,麥芽想起要醃鹹鴨蛋,回頭再去做飯,所以她得抓緊時間了。
醃鹹鴨蛋必不可少的,就是黃泥巴,這種泥巴必須是從深地裡挖上來,河塘裡的稀泥可不行,用那個醃出來會有點臭味。
黃泥巴就不一樣,有股子清香的泥土氣,醃出來的鴨蛋黃,能流油。
不過,她現在不用去挖,因為早幾天,她就挑了處泥巴地,挖好了黃泥,放在院子裡曬乾,真正的黃泥土土質十分疏鬆,稍微一捏,就能碎成粉末。
田氏問她要幫忙不?
麥芽直搖頭,她想自己親手做,以前只看過別人醃,還沒親自試過呢!
捏成粉末的泥巴,倒進水,慢慢攪拌,直到讓水跟泥巴充分融合,那泥漿就跟做陶器一樣粘稠,跟糊糊似的。她又倒了一碗細鹽,擱在一旁備用。
泥漿弄好了之後,先把鴨蛋在稀泥糊裡面滾一遍,泥漿得均勻的裹著蛋殼,然後再在鹽碗裡滾一遍,這樣鹽巴就能粘在蛋殼上了,才能達到醃製的目的。
根據各人所需,中以調整鴨蛋的鹽淡程度,也不能醃的太鹹,那樣雖然蛋黃好吃,可蛋白卻難吃的很。
裹好的鴨蛋,放進罈子裡,等所有鴨蛋都醃好了,再把壇口封上,差不多等上一個月之後,就能吃了。
鴨蛋不多,麥芽也就醃了一會就醃完了,她把泥巴收拾好,站起來問田氏,“娘,那咱晚上吃疙瘩湯吧,鹹水的,行不?”
田氏在收拾屋子,簡單的答道:“成啊,你燒啥吃啥,反正我也不餓,吃啥都行。”
麥芽轉頭又去問冬生,“哥,吃疙瘩湯行不?”
冬生哪裡會有二話,這兩天真是熱壞了,到小溪溝裡泡一會也不頂用,還是熱。只有麥芽不流汗,憋的臉兒通紅。
疙瘩湯做起來最容易,只要把麵粉加水打成糊糊,這糊糊得打的稠糊一些,麥芽在麵糊裡擱了幾個雞蛋,這樣打出來的麵疙瘩顏色發黃,很好看,而且吃起來也軟乎乎的,泡的很。
在大鍋裡把水煮開,麵糊用盆裝著,用筷子,小勺都成,乘著鍋裡水泛泡,把麵糊往鍋裡撥。麵糰受熱很快就結成疙瘩,回頭出鍋的時候加上鹽跟小白菜,撒上些香蔥,麵疙瘩湯就成了。
天色擦黑時,麥芽把飯做好了,用大碗盛著端到院子裡,“哥,娘,來吃飯了。”
放下碗,她又回廚房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