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這件事若說沒有太子在後面搞風搞雨,沈沅鈺是絕對不會相信的。太子也不是活雷鋒,他之所以冒著得罪未來蘭陵沈氏宗主的危險幫助小二房,其目的還不是希望將來沈暉上位了,能傾盡蘭陵沈氏的家族之力,輔佐他登上皇位。
皇帝不由大罵太子白痴,平定方峻之亂已盡顯沈昀的才智本領,太子放著這麼得力的人選不去拉攏,偏要幫著小二房出頭,那沈暉明明就是個只知空談的廢物,真不知太子的眼睛長到哪裡去了。
皇帝平復了一下情緒,道:“既然王叔來了,還不快把人請進來。”頓了頓又道:“叫太子和沈大人也進來覲見吧。”
老常山王爺乃是皇帝的遠房叔叔,雖然血脈較遠,卻在皇帝登上帝位的過程中出了大力的,加上他這麼多年一直對皇帝忠心耿耿,因此皇帝待他十分不同,一向是拿他當做親叔叔敬著的。沈昀這顯然是識破了太子和小二房的陰謀,讓老常山王來給自己背書,就算他把東宮所有的護衛全都打斷了腿,皇帝也絕不會懷疑他有謀逆之心,這份手段本領也的確是令人歎為觀止。
要知道老常山王是個粗人,平生只和武將混跡在一起,對沈昀這樣的名士一向看不慣,皇帝真弄不明白,這老傢伙怎麼就和沈昀混到一塊兒去了。不過就是上門給庾璟年提了一次親嗎?
沈昀的這份交際的本領,真是遺傳了他爹沈弘。
正想著,就見常山老王爺氣哼哼地走了進來,老頭子今年已經七十歲了,一部花白的鬍子氣得都翹了起來。在他身後是一臉晦氣的太子,再後面則是一身官袍,無論和誰走在一起,都會將旁人襯托成渣滓的美男老爹沈昀。
這大殿中都是女子,沈昀這一進門,眾人的眼光便毫不客氣地落在了他的身上。桓淑妃目光中射出懾人的光芒,隨即低下頭去,掩飾住了眼中的光芒。沈昀似是早已習慣了這樣的待遇,神色絲毫不變。
皇帝免了常山王的禮,卻受了太子和沈昀的禮。這才讓人給老常山王看座。老常山王卻並不就座,而是扯著大嗓門喊道:“陛下,你給我這老頭子評評理,我今天本來是跟著沈小友進宮來給您請安的,結果到了東宮門口,也不知侍衛們吃錯了什麼藥,二話不說拉弓便射,若不是沈小友的侍衛反應及時,我這一把老骨頭就要交代在東宮門口了。我征戰了一輩子,沒有死在敵人的手裡,卻差點死在自己的侄孫手上,陛下您說說,這叫什麼事兒啊!”
皇帝也囧了一下子,大概能夠猜到,太子應該是想給沈昀安個帶人硬闖禁宮之類的罪名,根本不容他辯駁,直接就安排弓箭手向他射箭,若是沈昀事先沒有準備,很可能真被射死在東宮之外。
只可惜,人家顯然是識破了太子的奸謀。
沈沅鈺聽到這裡,手心裡都出了一層細密的汗珠。小二房太狠毒了,太子太狠毒了!
若不是庾璟年生死不知,皇帝真想給兩個大耳刮子讓他清醒清醒。皇帝大怒道:“太子,你來說說,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太子庾邵恆也是鬱悶的不行不行的。本來是一條好計,怎麼就被老常山王爺給攪合了呢?
之前他可是花了不少的心思才將沈氏安排在宮裡的眼線控制住,又透過此人傳出假訊息,只說沈沅鈺惹惱了太后皇后命在旦夕。沈昀平日裡最是疼愛這個女兒,料想他必然帶人前來東宮搭救,到時候便在東宮門前設下埋伏,直接將沈昀射殺。到時候他帶來的侍衛們身懷利刃,太子便可以輕鬆給他戴上一個行刺儲君的罪名,就算沈弘心裡有怨言,又能如何呢?
等他扶持了沈暉當上宗子,再想法子殺了或者架空沈弘的權力,沈暉資歷威望遠遠不足以壓服族中耆老,到那時只有拼命向自己靠攏,讓自己力挺他才能坐穩宗子乃至宗主的位置,整個蘭陵沈氏可就是他的囊中之物了。
有了蘭陵沈氏的輔佐,何愁太子之位坐不穩固呢?
只是他到底還是低估了沈昀的手段能力。也不知怎麼的,他竟然帶了一向最討厭文官和名士的老常山王進宮,自己更是一個侍衛都不帶,讓太子想給他安個罪名都不能夠。
反倒是老常山王爺,帶了上百名的侍衛前來,從前他每次入宮的時候,也沒帶過這麼多人來啊?老常山王爺的侍衛都是上過戰場的,個個如狼似虎,偏偏帶頭那人是個死腦筋,竟然還敢放箭,叫老常山王抓住了把柄,帶人將埋伏在東宮門前的侍衛一個不拉全都打斷了腿,連他這個太子都吃了掛落。
老常山王對皇帝又是忠心耿耿,而且血脈較遠,如今這麼個局面,就算太子想誣他造反,也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