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自雲南的最新戰報傳遞入京,連夜敲開了宮門。
皇帝匆忙起身,漏夜召見了兵部、京營等堂官武將。
在經過五日的爭吵博弈後,皇帝決意從京營中撥五萬人馬,馳援南疆。
七月末,援軍整兵完畢,出發。
這五萬人馬沒有走出多遠,因為僅僅十天之後,大同重鎮告急,狼煙一路燃起,瓦剌自茫茫草原而來,十五萬大軍兵臨城下,犯邊叩關。
作者有話要說: 給大家推薦另一個茶的文文,可萌啦~
《一世榮安》——生薑紅茶
從村姑到郡主,再到後宮霸主
顧容安以為自己酷霸狂拽叼炸天
除了……死得有點窩囊
重活一世
才發現自己蠢得純白無暇不做作
於是女主她黑化了……
男主:救命之恩無以為報,不如,孤以身相許
【古代版碰瓷,救人反被訛
霸道郡主VS碰瓷太子
打臉狂魔夫妻的虐狗之旅,我們的目標是甜到憂傷~( ̄▽ ̄~)~】
~~~~~
六十萬完結不了了(T_T),我老在字數上打臉,那麼早預告完結我是圖什麼,真是迷思( ̄~ ̄)
☆、第157章
奉天殿。
“皇上; 當務之急是立即將京營的五萬軍士召回來,瓦剌部已臨大同; 這個關頭絕不宜再分兵——”
“臣附議。”
“臣附議。”
沈首輔的聲音迴盪在朝堂之中; 激起一片贊同聲。
對京城來說,南疆有險; 不過疥癬之疾; 即便真讓暹羅聯合東蠻牛入侵了進來,糜爛那一片土地; 短時間內也危險不到中央,大可慢慢收拾;
關外的瓦剌卻是居於心腹處的大患,自秦漢以來,漠上草原那片苦寒凜冽之地從沒有消停過; 如同中原王朝改朝換代一般; 草原上的勢力也是不斷更迭; 一個部族叫中原王朝打敗了,或是休養生息個幾十年; 捲土再來,或是另一個部族乘勢崛起; 此起彼伏; 總是不能一勞永逸。
而無論那些蠻族歷經多少更迭,有一點核心始終不變; 那就是對中原這片沃土的野心覬覦。
現在的這個瓦剌,從根子上來說,就是前朝餘孽的變種。
百多年前前朝以異族竊取大統; 倒行逆施,激起民變無數,短暫的不足百年的歷史中,各地起義如星火燎原,最終前朝抵擋不住,兵敗逃亡,主支逃入漠北,分支逃入南疆。
逃入南疆的餘孽勢力既薄,又算是背井離鄉,在南疆立足不穩,經過當時的朝廷軍隊幾輪掃蕩之後,聲勢就消了下去,漸漸不再聽聞他們作亂的訊息,朝廷也不再將注意力投注過去。
逃入北漠的主支勢力則大得多,北漠也是他們的老家所在,他們往那邊去,比往南疆的那支生存要容易不少,只是他們在中原受創甚巨,無力抗衡周邊漠北漠西等幾個勢力雄厚的部族,幾輪亂戰之後,被分而吞併了下去,又之後,草原上出了個雄主,將這幾個部落徵並統一了起來,就是今天的瓦剌。
前朝大廈雖傾,但作為曾經的草原霸主,虎倒還有一點架子在,瓦剌部的這個雄主自稱丞相,立的可汗卻正是前朝餘孽皇室血脈的後代。
“皇上,瓦剌此次聚十五萬大軍而來,其勢之洶,絕非以往所比,臣請同時召各地勤王軍前來,共禦敵寇。”
又一個臣子提議道。
同樣得到了一大批臣子的附和聲,在抵禦瓦剌這個議題上 ,群臣罕見地發出了一致的聲音。
因為京城絕不容有失。
攤開輿圖就可以發現,大同距京城的距離簡直近到可怕,假使大同告破,內三關失守,瓦剌破居庸關而入,那京城就像是一個穿著輕飄春衫的小姑娘,美麗而毫無遮蔽,隨時可能零落於鐵騎下。
這是成祖的作為,他是一代英主,出於天子守國門的豪情,將京城北遷到了抗擊敵寇的前線上,以此告誡子孫後代不懈武事。
在這樣有志一同的進諫之下,皇帝下令,先期出發的五萬京營軍隊折返向西,由馳援南疆變為增援大同。
戰事暫還不知如何,訊息靈通的人家是已經知道了瓦剌來犯的軍情,在私下悄悄議論傳遞著,京城上方不知不覺飄了一層緊張的氣氛。
朱謹深來求見皇帝。
不等他開口,皇帝嘆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