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林夕並不覺得奇怪。
薛素馨的照片已經被雨淋得模糊了,只能依稀看出那是個容貌英氣的女孩,嘴唇薄薄的,笑起來有種俊氣的清麗感。
林夕看著看著,覺得有點恐怖了。
因為不是錯覺,而是這個叫薛素馨的女孩,眉宇間居然跟她有幾分相像。
同樣是長得俊而非長得美的姑娘,眉宇間有幾分相似的英姿颯爽本是正常的,她雖然失去了記憶,但是她知道林清妍的容貌跟她原本的臉應該是有五六分相似的,不然她不會在附身之後還覺得毫無違和感。但是薛素馨的相似卻讓林夕覺得有一些不安,那些隱藏在歲月中的疑竇也漸漸浮出了水面來。
“初中部,六年前。”林夕背靠著榮譽牆,對著葉青喃喃自語道,“如果是本校直升的話,六年之後的今天……也恰好是高三了吧?”
林夕看著葉青,語氣認真地說道:“你說,一個貧窮、無牽無掛又優秀堅強的少女,能為了生活而不斷奮鬥,兼顧自己的學業以及工作,不僅成為了嘉裡高校的特招生,甚至還能年年拿到獎學金。她的抗壓能力一定無與倫比,因為比她大六歲的林清妍尚且梳理不好自己的人生,她卻能將自己打理得很好。”
“她成績優越,卻能堅持就讀學費昂貴的嘉裡高校,拼命為自己賺取生活費以及獎學金,說明她是一個有思想有條理的人。她處處爭優,拼命地學習提高自己,說明她不甘於平凡,也不甘於一輩子庸庸碌碌。她能在初一這樣幼弱的年紀裡為自己掙出一個未來,證明她是個聰明而富有能力的人。冷靜理智、聰慧早熟、骨子裡還帶著一股子狠勁——這樣的姑娘,怎麼可能會因為校園暴力而自殺?如果換做我是薛素馨,我只會跟那些人拼個魚死網破,絕不姑息。”
“如果真的因為絕望而死,又怎麼會在死後又歸來複仇?如果從一開始就選擇了低頭,死後再來追究,豈不是顯得有些可笑了?”
“薛素馨受到迫害是真的。”林夕低聲分析著,“但是傳說中的‘自殺’是假的,薛素馨一定是被人害死的。”
“到底發生了什麼,屍體才會變成那樣殘破不堪的悽慘模樣?”
“而一個無父無母的女孩,又有誰為她伸張冤屈呢?”
林夕喃喃自語著,卻覺得自己隱隱觸及了背後的真相。
“無父無母沒有親朋的女孩——未成年之前,總會有一個監護人吧?”
“六年前的懸案,六年後翻案,如果不是當年沒人管,那就是當年沒能力管,所以直到今天,那個人才回來復仇了。”
“排除長輩,目標也就……不難找了吧?”
作者有話要說: 這一卷快結束了,應該是。
薛素馨是個很悲情的人物。
這一卷故事裡的人物其實是有互相對應的。
主題是軟弱。
第一百五十三章 抑鬱障礙(13)
在榮譽牆上仔細尋找,林夕很快就鎖定了薛素馨曾經的班主任李在榮,並且藉著探訪老師的名號從學校前臺問到了這位老師的聯絡方式和家庭地址。李在榮六年前已經遷職去了嘉裡高校的分校擔任高中部的老師。要知道,教師這個職業靠的就是熬資歷,十年二十年的就任期並不奇怪,李在榮曾經在嘉裡高校任職了十三年,因此即便他後來遷職去了分校,學院本部依舊保留著他的聯絡方式,拿到手的過程並不困難。
於是趁著學院閉校封鎖,林夕揹著揹包牽著葉青就這樣跳上了通往外地的火車,前往嘉裡高校的分校尋找李在榮。
其實以林夕現在的狀態來說,她應該像個真正的抑鬱症病人一樣每天頹廢如狗,按時接受心理治療而不應該這樣上躥下跳。但是哪怕是失了憶,林夕獸性一般的直覺依舊在跳動,不停地警告林夕為解開心結而付諸行動。直覺告訴林夕,她追逐這些枉死之人的腳步,或許終有一天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抑鬱症的誕生一般都有一個病因,在病情尚未反覆並且演變成永久性心理疾病之前,找出病因,解開心結,抑鬱症或許能緩解。
必須在大腦定格這種情緒之前,找到病因。
李在榮是一位很平凡的教師,他就像領著固定薪水打卡上班熬資歷的老師一樣每天朝九晚五地上班,夜間還要批改學生的作業。他有一個妻子,還有一個即將畢業工作的兒子,一家人過著不鹹不淡的小日子,不管從哪個方面來看,都是一個平凡而又樸實的中年男子。
林夕跟葉青來到地址顯示的這處小區時,看見的就是一片已經有些許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