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農業建設,為解決世界人民的溫飽問題做貢獻。”
石曉:哈哈哈哈哈哈哈!
“不是啊,不開玩笑,喬越學農?”
“對啊,他選擇困難,抽籤抽中了農學,覺得挺好的。”
“……是挺好的,這學校睡著了都該笑醒了吧,我省狀元拼老命考到七百多分,放著TOP12345的學校不選,堅定投身農業建設!”
“咱們最後那學期老師不是總找大家談話,志願的問題也聊過好多回,他班主任咋說的?能同意他怎麼搞?”
鬱夏想了想,一班班主任壓根不知道吧,就算知道也沒用,這玩意兒總歸得看個人的想法,老師管不了。
雖然管不了,老陳還是盡了一份心力,他給喬越家裡打電話了,電話是奶奶接的。奶奶坐在凳子上聽孫子的班主任吹噓清大,說每年有很多學霸級的人物,他們考得也很好,就因為錄不上清大毅然選擇復讀一年。清大啊,理科學子的信仰!說喬越這個成績當然要上清大,他完全可以填個王牌專業,肯定能錄上!
老師吹噓完,喬奶奶說我們小越的信仰和別人不大一樣,他不信這個清大。
還說這不正好嗎?聽說這些好大學在每個地方都有錄取名額,名額還少,要是喬越佔了一個,別人就會被擠掉一位,還是把機會讓給信仰它的人。
班主任服氣了,心說人家非但不會感謝你,還會在心裡罵你傻逼。現在你是高考狀元,你能耐,但你要是任性報了國農,以後拿著國農的學位證怎麼和人家競爭?
喬奶奶想了想:“老師您說得對,但是小越想好了,夏夏也同意,我什麼都不懂不插這個嘴。他想讀什麼就讀什麼,只要肯用功,學得好,在哪行哪業都能有出息。”
哪所大學都有知名校友,同樣的,哪所大學都有扯後腿的,最重要的不是學位證上學校的名字,而是這幾年你往腦子裡裝了多少東西。
這個話是鬱夏說給喬奶奶聽的,至於說喬越,他只說想讀農業,國農在這塊兒排第一,是首選,並沒有其他解釋。
奶奶一開始聽說的時候也問了找工作的問題,問他那個畢業之後能幹啥?下鄉種地?
喬越給她解釋不清楚,就登陸網上銀行給奶奶看,說他這兩年多賺挺多錢的,只是為了賺錢的話,直接輟學也沒關係,要想生活過得好,一臺電腦就夠了。
最後的顧慮也沒了,那還管他幹什麼?任憑老陳說幹了嘴,喬奶奶還是那個話,他自己的事他自己做主,他高興就行。
到返校填志願這天,老陳還是一臉憂傷,他眼睜睜看著喬越在第一志願上報了國家農業大學。看他填完,老陳捂著胸口把人帶到會議室去,這個時候,來採訪的記者已經等在那邊,女記者剛剛做完文科狀元鬱夏的專訪,正在向文科狀元的班主任提問,老陳看著五班的老吳變著法吹噓鬱夏,不由得想到跟在自己身後這個刺頭。
就今天,他最後一次試圖遊說喬越,說條件允許的話,還是要選擇更好的學校,這樣更有利於你未來發展。
喬越想了想說:“中考結束之後,學校聯絡我,請我來一中上學,當時說的是不要迷信金字招牌,說三中在全市排名第一,但不一定就適合我。”
……
想給他洗腦還讓他噎著了。
說不過,說不過。
鬱夏看著喬越平心靜氣坐過來,她準備出去等,剛要讓開又被叫住了:“鬱同學你等會兒,難得文理科狀元出自同校,待會兒還要麻煩你倆合個影,單獨拍一張,再跟學校領導一起拍一張。”
其實等的時間很短,喬越不像鬱夏知道媒體想報道什麼,他連別人的臉色都不會看,你問,他就照實回答。
你問他感覺這次題目怎麼樣?難不難?想沒想過自己能摘下狀元桂冠?聽說考了那麼多分是怎麼個心情?
喬越呈現出來的狀態就是:還好吧,挺簡單,出考場就知道爸爸是狀元,明知道的事難道還要裝作很驚喜很意外嗎?
他措辭當然沒這麼賤,但是表達的就是這個意思。
他班主任趕緊打補丁,說喬越同學高中三年只有一次不是第一名,那次還是在分科之前,輸給了我們省文科狀元鬱夏同學,屈居第二。他試圖用這個歷史資料告訴記者,喬越這麼自信是有原因的。記者很懂啊,她笑得一臉無奈說三年前為中考狀元做採訪的也是她,喬越同學真的沒變。
還是這麼自信,這麼淡定,這麼不會說話。
記者問他,摘下狀元桂冠之後有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