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就因為做得太好,對比之下童言好像只會花錢。
剛換回去那段時間,童言痛痛快快享受了一陣子,吃吃吃喝喝喝買買買停不下來。
童太太一開始沒說她什麼,一則母女之間並不親暱,有些話不便開口;二則她被烘培坊夫妻養大,前面二十多年童家都不知道她的存在,難免心有虧欠。
本來想著她過來也沒帶什麼東西,添置衣物以及生活用品是應該的,可童言的購物癖超出了童家人的想象,她像窮怕了一夜暴富一樣,以前只能看別人穿戴的名牌現在她都能擁有,她完全沉浸在這種世界裡,拔不出來。
換回來的女兒像這樣,童家人心裡也不是滋味,童言佔有慾很強,什麼都要,跟童周也不對付。別說童周,大伯家的童遠和三叔家的童年也跟她玩不到一起。她忙著物質享受去了,沒第一時間經營起親情關係,過了幾個月童奶奶做壽,童言還跟個邊緣人一樣,親戚頂多礙於顏面敷衍的誇讚兩句,轉身誰不是搖頭。
都覺得換虧了,真的虧了。
以前週週和夏夏兩姐弟感情多好?多讓人羨慕?現在這個就跟個攪家精一樣。
童奶奶看不下去了,讓二媳婦管管,童太太想著她也該買夠了,總得考慮一下正事,比如找個工作,大學畢業已經兩年總不能閒在家裡靠逛街花錢玩遊戲混日子?家裡是有錢不假,這錢也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那麼大個公司夫妻倆還能管幾年?後面不得兒女頂上來接班?
童太太和童言談了兩次,又跟老公商量一番,將她塞進了公司。童言大學讀的社工,本來想著哪怕專業和自家生意不對口,這個專業總該教會你耐心細心與人溝通解決矛盾……具備這些方面的素養在公司能吃得開,但是童言做得並不好,她並不主動也不積極反而更像是去混日子的,和業務能力十分強做什麼都能令人放心的鬱夏成了鮮明對比。
她倆本就存在對比,作為被抱錯如今換回來的雙方,讓親戚朋友拿來比較是自然而然的,這興許讓當事人感覺難受,但人之常情不可避免。
當你鬧著要交換回來,就應該想到後面可能面對什麼,任何一個決定帶來的都不會純粹只有利益。
童言沒想那麼多,她心裡只有幾百萬和幾十億家產的對比,烘培坊的生意的確不錯,鬱家有一套自住房,有一間店,還有二三百萬存款,以K市的生活水平來講,真不差。他們和童家還是沒法相提並論,自從知道親生父母身家幾十億,童言就沒法接受這個落差,哪怕童家再三表示就算不換回來他們也會補償,房子車子股份存款都會給她,她還是覺得自己虧了。
不想吃虧,更不想讓鬱夏佔便宜,這就是死活要換回去的心態。
當她越來越多的被拿來和鬱夏做對比,童言感覺難以忍受,她在家覺得窒息,在公司也頻頻出錯,好幾次出了狀況善後工作都是鬱夏負責的,結果就是她被批評對方得表揚。更氣人的是童周,從他知道這事,就沒對親姐姐表示任何好感,發現童言什麼都做不好唯一擅長的只有享受之後,兩人的關係可以用劍拔弩張來形容。童言進公司的時候童周還在讀大學,偶爾回家一趟聽老爹鼓勵童言讓她注意哪些方面工作上要加把勁,他都會跟著潑涼水,說指望她還不如指望你兒子,她除了花錢做好過任何一件事?
以前鬱夏和童周關係非常好,他們姐弟不存在爭奪家產這個層面的競爭,換回來之後有了。
童言討厭這個弟弟,童周也不喜歡他姐,只恨不能將人趕出門。他堅持認為是童言尋死覓活要換回來攪亂了全家人的生活,讓人人都很煩躁,本來要是不換回來,她能得到的份額不會少,當親戚走動反而不至於兩看生厭。
這時候童言終於意識到千金小姐不好當,心裡後不後悔只有自己知道,她做了什麼呢?她並沒有改變或者提升自己,簡單粗暴的將過錯推給鬱夏,覺得是因為有她才會這樣,讓她滾蛋讓她消失讓她別再出現在童家任何人面前。
兩人爆發了一次激烈的爭執,是在下班之後,在距離公司很近的大街上。
鬱夏不認為自己做了什麼過分的事,她覺得講不通不想多談,童言不讓她走,兩人就在馬路邊推搡起來,童言是控制下用了猛力,鬱夏踩著高跟鞋一個踉蹌跌了出去,撞上路過騎得飛快的摩托車,她被摩托車撞飛出去,跟著又是二次事故,人就沒了。
……
開帖的時候樓主都沒想過最後是這樣,這次事故上了新聞,媒體順藤摸瓜扒出雙方關係,這故事簡直令人唏噓。
喬越看這個列印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