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4部分

,太監也各個眉清目秀的,跟那個奶兄也確實走得很近,是不是真的,只需要嚴查一番就知道。如果是真的,那將來的太子簡直是不把他放在眼裡!

康熙閉著眼想著阿哥們和供詞有出入的地方,卻發現這不算什麼出入,因為德妃在胤禛年幼時就對他使用手段,胤禛直接就跟歷史上不同了。而他因為被德妃勾出了情之一竅,把情落在了佟佳婉嫻身上,佟佳婉嫻並沒有死,就有了蘇圓圓這個備受寵愛的孩子王,所以宮裡那群孩子都跟蘇圓圓交好,對胤禛的文武兼備也打心底裡佩服,很是兄友弟恭。這一切和歷史上的不同完全有可能是因為德妃,陰差陽錯造成了不同的發展。

因為越想越覺得真實,康熙滿臉陰沉的同時心口也痛了起來。德妃從三百年後而來,中國成立了幾十年,往前還有民國戰亂,也就是說,大清頂多只有二百年的運勢了!這讓他情何以堪?他的子孫怎麼那麼蠢笨?還被個什麼慈禧把持了朝政?還有什麼被雷劈,皇帝怎麼能被雷劈?那不是說明上天要懲罰大清嗎?!

康熙想到將來烽火連天、民不聊生的場景就完全不能接受。在他看來,如今四方來朝,什麼外國人根本不足為懼,將來怎麼會把大清逼到那般田地?他要如何做才能保大清長盛不衰?

康熙越想越頭疼,擺擺手起身往外走,“你再去審問,把她所有知道的東西都挖出來。既然她說她來自三百年後,那總該會些我們不會的東西,試試她,順便看看有沒有能用得上的。”

康熙心裡已經相信了德妃,但還抱著一絲希望,實在是她說的“歷史”讓人太難接受了。而且若這天下在二百年後又成了漢人的天下,那他如今做的許多事又有什麼意義?若證實了德妃的話,他就有許多事要重新考慮了,就算不能證實德妃的話,他也必須仔細考量,幾個兒子越來越優秀是不是一個隱患?

他自己兄弟少,跟皇兄又感情甚好,就希望兒子們也一樣兄友弟恭,一通輔佐太子。但他突然警醒起來,他的兒子們不是皇兄那般的性格,誰能保證他們出色之後不爭皇位?若九個兒子都開始爭,他哪有那麼容易平衡九個家族的勢力呢?到時前朝後宮定是一場腥風血雨,他肯定自己老年不會老糊塗,想來必定是為了奪嫡的事大傷元氣,才致使兒子接了個爛攤子。

想到這,他又想起胤禛,原來歷史上他是選了這個四兒子做繼承人?本來他知曉此事是對幾個兒子心生忌憚的,可對於胤禛,他除了嘆氣也不知該說些什麼了。如果這個兒子是他認定的繼承人,又能在十三年內整頓朝堂、添滿國庫,甚至累死在御案上,那說明這個兒子真的是個好皇帝。可胤禛如今被德妃下了絕育藥,直接就斷絕了繼承的可能,他心裡惱怒可惜的情緒一下子就蓋過了忌憚,對胤禛心疼起來。

若不是什麼來自三百年後的德妃,胤禛本可以做皇帝的。

康熙又嘆了口氣,頭疼地想,如果將來其他兒子還像歷史上一樣胡亂爭奪,胤禛又絕了子嗣,他也不知道能不能有個出色的繼承人了。康熙當即決定對太子嚴加管教,一定要把太子培養成最好的繼承人,只是他潛意識中已經對太子起了隔閡,那種不自覺的猜忌和防備總有一日會爆發出來。

德妃如願脫離了小黑屋,但黑衣人的手段層出不窮,沒多久,她就失去了個人意志,完全成了一個驚恐不安、惶惶不可終日的囚犯,她把自己放在了最低賤的位置,只求不再受酷刑,讓她用什麼換她都願意,甚至生出這樣也很好的想法來,典型的斯德哥爾摩綜合症。

她不僅不覺得自己可憐,反而覺得能幫到康熙、進而幫到國家是很偉大的事。不用黑衣人再用刑,她就每天期待著見到黑衣人,然後把自己想了一晚上的事說出來。光是記錄她的供詞都已經寫滿好幾個冊子了,有用的沒用的,對於相差了三百年的清朝人來說,她說的幾乎都是有用的。康熙還根據她的供詞畫了一幅現代城市圖,樓宇林立、車水馬龍,完全是他想都不敢想的繁榮富強,顯得他奮鬥幾十年得來的結果這般落魄,更讓他覺得無比不甘。

事已至此,知曉德妃情況的幾人是完全不懷疑她的來歷了。太醫院院正根據德妃對未來醫學的描述和很多傳言,已經研究出安全的種痘之法,解決了令人聞之色變的天花。還有那些奇奇怪怪的消毒之法,開刀之法,雖然德妃不瞭解內情,但她已經讓太醫院院正有了明確的方向,思路開闊,在醫學上大大的進步。

黑衣人聽德妃說了現代什麼特種兵的訓練、荒野求生的秘訣、暗殺潛伏的方法,雖然很多都很可笑完全不能用,但他也從中收穫了很多可用的東西,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