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雨馨在草原上長大,對中化了解還不夠多,沒想那麼長遠,但見過漢軍將士不畏死的精神和忠義之後,她對蜀漢人、中原人多了幾分敬意,他們不像草原上的勇士,自詡為狼,只講牛馬、女人和財物利益,不重信譽和禮儀,野蠻未化。
若是讓匈奴人踏入中原,很難想象,會是什麼樣的一個場景!草原人每攻佔一個部落,幾乎都是殺光抵抗的男人,抓住一些俘虜當奴隸和私有財產,搶奪婦孺和財物,燒光他們的帳篷和部落,這就是匈奴和胡人的做法,成百數千年來都一直是這樣乾的!
匈奴人和中原人,完全不同的習性,一旦入侵,必將是生靈塗炭,以龍天羽的性格,絕對不會允許這樣的事發生,聽他的宏願,似乎要統一中原,擴大疆域,趕走匈奴,建立一個四海昇平的大漢王朝。
“不行,二哥,雨馨不同意,中原人與草原人生活習性完全不同,你怎麼能和匈奴人一起殺入中原,搶奪自己先祖的故土呢?項族、烏族還有很多族人的先祖都是中原人,和我們流著相同血脈的同胞們都生活在那裡,匈奴人一向好勇冷血,他們殺入中原,肯定將中原破壞得支零破碎,甚至會毀掉中原燦爛的文明!”
“想想炎黃帝、堯舜禹、夏商周,春秋戰國,百家爭鳴,兩千多年發展傳承下來,中原才有這樣的文明和禮俗,如何能助番邦民族對付我們的先祖傳承下來的民族呢?”項雨馨從小聽紀嫣然、琴清兩大才女姨娘沒少講歷史典故和故事,又聽父親項少龍講解中原燦爛的文化,一直以來,她都把自己當作半個中原人,甚至在想,有一天嫁給中原一位大英雄,生活在中原,遇到龍天羽後,她更是將自己當作了漢國人。
項雲搖頭苦笑,這個傻丫頭,一個利益結盟、劃分版圖大計,在她眼中,反而成了滅殺同胞之舉,毀滅文明之難了,解釋道:“你想到哪去了,我與冒頓單于結拜之時,他還是月氏的人質,逃到了漠北,為兄見他有雄才大略,與我關係交好,情同兄弟,這才結拜,並未存在利益關係,如今他做了單于,有意統一草原,擴大疆域,橫掃胡人和西域諸國,把草原民族團結起來,這是近千年來草原上不曾有過的大志向、大抱負!”
“為兄助冒頓,也是助大哥項羽,目前中原諸侯王林立,楚國的兵力稱霸可以,但要橫掃諸國,還要應付漢軍,絕對辦不到,匈奴騎軍準備入侵燕地,以此為跳板,佔據黃河以北的燕、趙之地,為楚軍造勢,讓大哥可以放手對付中原其他諸侯王,一旦龍天羽從三秦之地殺出,我便與匈奴騎軍一起襲擊,在函谷關外重創漢軍,讓漢軍無法出關,困死在巴蜀關中,等楚國平定了天下,再調集西域、匈奴、楚軍等大軍合力殺入漢中巴蜀,滅掉漢國!”
“至於你擔心的事,為兄會與冒頓單于約法三章,不得亂殺無辜,決不能像對付草原部落那樣燒殺搶奪,胡作非為,這一點,你可以放心,中原人重氣節,越是以武力壓迫則越會反抗的越兇猛,如果各地中原人一起反抗,多少匈奴騎兵都會葬送在中原。”
項雨馨還是不放心道:“大哥的性格你我心知肚明,他縱有霸王之勇,萬夫莫敵之力,但對施政和治國一竅不通,讓他的楚國統一天下,肯定不穩定,遠不如漢王知人善用,廣施仁政,為什麼我們項族一定要與漢王為敵呢,就不能化干戈為玉帛,由項族幫助漢軍統一天下,再由漢王劃分一些土地給匈奴,讓大哥退出爭奪天下的角色,這樣一來,漢國、匈奴、漠北、西域和平共處,沒有戰亂之苦、沒有妻離子散,百姓安居樂業,這樣不好嗎?”
“再說,草原上的民族與中原人習俗不一樣,匈奴人和我族人都是遊牧民族,以畜業為主,中原人以農耕為主,草原人要他們的土地有什麼用啊,難道等它荒廢下來放牧嗎?你不覺得這是一種浪費嗎?”
項雲看著夕陽下,雨馨閃著光暈的臉龐和那股執著的勁,搖頭道:“夠了,這些民族紛爭大事,不是你一個女兒家能夠左右的,還是回漠北吧,父親和姨娘們都惦記你了,還有荊無命賢弟,從小到大一直喜歡著你,出征前荊五叔私下已經代小荊向父親提過親了,等你回去,早日完婚吧,漠北才是我們的家!”說完,他霍然起身,不再理她的辯解,巡察營地去了,今夜騎兵要紮營在這。
項雨馨聽到自己的婚事,要嫁給那個生冷無趣,只懂練劍殺人的荊無命,雖然他一直對自己很痴情,自己也不討厭他,但還遠遠達不到談兒女私情的地步,何況,自從遇到了龍天羽之後,整顆芳心都系在了他身上,天下任何男子都難以打動她了。
她想到和他戰場競鬥,被他擒做俘虜,還被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