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好要大,本王建立這第一所學院,就是學子們能學以致用,開闊胸襟,擅於思考,敢於去研究新事物,接觸新思想,不要為自己的眼光所侷限,文能治世,武能安邦,科技興國,將來大漢棟樑之才皆會從這裡走出去,日後的大漢王朝將因你們而成就千古未有的大業!”
漢王的一番話下來,所有人聽得震驚、激動、滿腔熱血,有了君王如此看重,使這些學子們更加自信起來,周圍的重臣、六部官員也都感受到了漢王的激動的心情,心下琢磨著君王的遠大目標。
御史文官正做著筆錄,要將漢王的金口龍言記錄下來,封給學院供奉。
龍天羽也明白溫水煮青蛙的理論,如果水很燙,裡面青蛙會一下子蹦出來,但要從溫水開始煮起,慢慢加溫,開始青蛙並不察覺在裡面舒服酣眠,等到察覺的時候,已經無法脫身了,治國變法也是同樣道理,倘若自己脫離了實際,一味操之過急搞大躍進,思想一下子遠遠超出世人的接受能力,肯定會使得其反,得到不理解和強烈反對,甚至致使漢室的失敗。
只有一步步耐下心來,按照當世的背景和風俗文化,適當地改進,不斷進去,同時開發民智,讓學子多學多思考多研究,衝在改革發展的前鋒,逐漸影響世人的思想,提高視野和接受能力,他的一些方案才能逐步實施,甚至他一年抵得上歷史十幾年的進步,將來幾十年執政下來,或許能將華夏古國一下子推進數百年甚至千年的程序,讓怏怏中華屹立世界的最巔峰。
在學院內考察一番,謂然一嘆,日後大漢的崛起就要靠這些人才了,在這個大爭之世,無能的庸才被拋棄,昏聵的君主被殺戮,名士英才成為天下爭奪的瑰寶,明君英主成為最受擁戴的英雄。
名將輩出,大才如雲,英主迭起。華夏民族的所有文明支系將都被捲進了這場全面徹底的大競爭之中!人道革鼎,經濟、政治、軍事、文化,舉凡社會生活的所有領域,都在這種大爭之中碰撞出最燦爛的輝煌。
離開了學院,皇家隊伍向漢中南面的大巴山進發,漢王迫不及待要去看看這軍事——兵工廠建的如何了。
大巴山是漢中與巴地之間的屏障,東西縱橫,南北分嶺,山川巍峨,連綿百里,加上西川地勢較高,因此山嶺十分開闊雄壯,大巴山的南麓十幾裡,被數萬大軍包裹住,設下了圍欄與溝壕,層層設卡,守衛森嚴。
在山腳下延伸到山麓深谷,建了不少的房舍和營地,劃分了幾個區域,有兵甲製造,軍械製造、火藥製造、各種攻城、新奇的工器具製造等,一個綜合型的秘密軍事基地。
在未出漢中前,百官就被譴回,只帶著少數軍機重臣來到大巴山軍事。
這裡駐紮了兩營兵馬,守將設一位將軍李文泰,兩位指揮使邱謄、賀懷遠,負責兵工廠裡外的安全工作,由於兵工廠尚未完全竣工,還有不少房舍坊間在建造,因此工匠將多,為了防止裡面有奸細,防禦滴水不漏,非常嚴密。
龍天羽抵達山腳下,將軍、指揮使、各院負責人都來見駕,向漢王彙報著最近一個月來取得的進展,除了兵器改良後大幅度生產外,已趕製出上萬人的裝備軍械了,照這個速度,到年關時候,至少夠一路大軍全副武裝了。
不過龍天羽最關係的還是火炮的研製,他對這個投入了相當大的期望,雖然說火炮使用在宋朝時候才相繼出現,明朝時候火器已大幅度使用,都是一千多年後的事情,但他覺得,之所以以前沒有使用,一方面是由於火藥和鐵器都不成熟,最重要還是當時人根本沒去想如何使用火藥,用於軍事領域,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現在他派人專門研究推廣,肯定能少走數百年的彎路,有很大的飛躍。
來到一處空地,看到一個炮臺在校場一端,上面披著紅布,蓋著的就是漢室第一臺火炮。
“掀開,驗炮!”
侍衛上去將紅布扯走,露出了一臺鐵質大炮,這是兵工廠的工匠大師完全按照漢王的圖紙製造的,一根粗有半米的大炮筒,筒壁厚實,末端凸起,下面的炮腳架住了炮身,並用鎖鏈拴緊,緊繫在四周的炮臺架上,防止發炮時候後作力過大,導致炮體散架揚翻,倒是頗有紅衣大炮的模樣。
“請漢王發號施令!”
“點火試炮!”龍天羽激動地喝道,滿懷了希望,如果大炮試驗成功,將來遇上匈奴鐵騎還怕個屁啊!
“遵旨!”李文泰拱手領命,吩咐侍衛上前裝好火藥,然後拿來一顆大鐵球放入了炮筒內,過了半晌,火捻子已和裡面的火藥接好,炮口對準了五十步遠的石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