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他是想把這場法事做到至善至美,以博得青帝大人的歡心——那時,他還不知道,青帝大人是風元君娘娘轉世。他如此的盡力,全是看到青帝大人頂著北帝傳人的名號,又對風順甚是禮遇。
然而,後來,青帝大人明明知道他曾是天帝的走狗,仍然將讓他參加了紫徽閣會,照樣委以重任。他真的被感動了。回首這麼些年的蠅營狗苟,他不禁冷汗涔涔——不知不覺之中,他完全迷失了本心,在仙道上漸走漸偏!
幸好,心魔未起,現在反省,一切都未為晚矣。
所以,現在,他是誠心誠意的要將這場法事做好。
不但是他,參與這場法事的真君和仙人們都是如此——《仙官守則》雖然仍在公示階段,尚未正式實施,然而,各部門制訂細則的過程,對於大多數的仙官來說,何嘗不是一次集體的反省自身,拷問道心?天庭的風氣為之扭轉,就是很好的明證。
道自心出。九九八十一人,各顯神通。於是,主祭臺上氣勢恢弘,如旭日東出。
在場所有的人都被深深的打動了。總是往沐晚所在的方位飄的目光也少了許多。
法事結束,定天尺迸射出柔和的金光,有如金色的流沙傾瀉而下,籠住白色的牌位。
大約十息之後,金光斂去。定天尺恢復如舊。然而,白色的牌位卻宛若赤金鑄就,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
這是所有人都沒有料想到的——天道,居然用這樣的方式,隆重褒獎北帝及北帝府的英靈。
是以,所有的人都驚呆了。臺上、臺下一片寂靜。
過了幾息,現場猛的掌聲如雷。人們的歡呼聲響徹雲霄。
吳真君激動極了,紅光滿面的向人們揮舞著雙臂,高聲宣佈:“禮成。”
做完法事的功德仙們站成兩排。度厄星君雙手捧起牌位,緩緩的從他們的中間透過。沿途,功德仙們紛紛行正式的道禮。
度厄星君下了祭臺,走到風順與沐晚的面前。
兩兄妹先是行禮答謝,然後,風順從度厄星君手裡接過牌位,捧著在胸前,轉身離開會場。
沐晚則是落後他一步,向臺上、臺下所有的人行禮致謝。
東帝等人紛紛還禮。
之前,風順與沐晚已經商議過了。公祭結束後,牌位迎回北天界的行宮:一來,青帝府是官邸,並非私人宅子,供奉牌位,於禮不合;二來,北天界的宅子本來就是他們兄妹倆起的風家大宅。奠基禮都是兄妹倆一起完成的。父君殞命,仙帝之位不復在。兩兄妹是以風家始祖的身份,迎他,還有他的將士們一起回家。
所以,返程時,沐晚棄用了龍輦,也坐在風順的車駕上。
不過,此時,不論是等在主祭臺外圍的車駕、護衛,還是遠遠的停靠在碼頭上的致遠大將軍艦隊都去盡縞素,換上了節日的盛裝。
天庭這邊,東帝等人見狀,都暗中鬆了一口氣。
這是天庭的禮儀——公祭儀式過後,家屬通常是用這樣的方式表達對天庭的謝意,以及與天庭達成諒解。
當然,家屬也可以繼續披麻帶孝,迎著牌位,離開會場。只是那樣做的話,就意味著家屬對公祭儀式不滿意,不願意原諒天庭。
而今天的公祭典,無論是從準備工作、規格,還是從天庭的態度,公祭的效果等方面都是挑不出話來的。
兄妹倆雖然心中的哀慟依然在,但是,天庭在這件事,已經做了最大的補償。再說,天道能透過定天尺,賜下殊榮,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那場超度的法事做得真好,達到了天人合一之境。
大家都是誠心誠意的在做這件事,而往事已矣,所以,他們兄妹倆又何苦執拗於過往呢?
這真的不是心性冷漠。
仙人的天壽是如此之漫長,且仙道艱難。這就意味著,他們的一生,不知道要經歷多少滄桑。如果不能本著一切往前看的心,豁達的活著,他們的日子還要不要過下去?
沐晚隨風順一道回了北天界。在風家大宅的後院,修有一座祖祠。牌位被直接請進祖祠,供奉了起來。
昨天,香香已經來這邊都佈置好了。祭品、法事的用具都是準備得妥妥的。
不過,這回,做法事的不是從外面請來的功德仙,而是沐晚親力親為。
先前在做準備時,風順初一聽,第一反應是質疑——阿妹不是劍仙嗎?也會做法事?
不過,下一息,他便笑著拍了拍自己的額頭。他差點忘了,阿妹轉世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