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師叔喜歡,她非常樂意幫師叔抄錄一份。
兩人一前一後,轉眼就沒了影兒。
張師叔根本就沒有進村子,一頭鑽進了村後的大山裡。所謂的訪友,果不其然是騙人滴。沐晚咬咬牙,使盡全力,緊跟不捨。
兩人的身法都很快,村裡竟然無人發覺。
到底還是張師叔的修為高出不止一個大境界。而沐晚的“逍遙八步”也僅突破一層而已。故而,不到半個時辰,她便體力耗盡,累得喘氣如牛,再也邁不出一步來。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師叔的身影消失在密林深處。
接連作了n個深呼吸,她平定下來,環顧四周,方才發覺不知不覺中,已是身處深山老林之中。這時節已經是夏末,和山外不同,山裡樹高林密,太陽光照不進來,陰涼幽靜得很。
怕倒不怕,只是剛剛不知天高地厚的跟師叔一番較勁,也不知道師叔是否生氣了。沐晚素來傲氣,是個輕易不肯低頭的。惴惴不安的在原地等了一會兒,見師叔還沒出現,她漸漸冷靜下來:這事要是換她是師叔,也非生氣不可!
咬咬牙,最終,她一雙手攏在嘴角,衝前頭大聲喊道:“師叔,弟子知錯了。”
“知——錯——了——”稚嫩的聲音在周邊久久飄蕩。
前面靜悄悄的。
糟糕,師叔真的是動了大氣!沐晚一時心如擂鼓,竟不知如何是好。
“師叔,弟子真的知錯了。”她鼓起勇氣,又喊了一句。
可是,聽到的依舊只有她的迴音。
怎麼辦?
沐晚不禁回想起這一路走來,與師叔相處的點點滴滴,兩行清淚奪眶而出。雖說師叔剛開始時是有點對這趟任務不滿,但是,一直以來,師叔都是以誠待她,盡到了宗門長輩應盡之責。可是她呢,表面上待師叔看上去禮數週全,尊敬有加,實則是處處防備,在心底裡可曾真正視師叔為師長?
師叔是築基期的修士。她的這點小伎倆,難道師叔還看不穿嗎?師叔一直隱忍不發,也許是在等她自我反省。可她呢?卻自以為得……
沐晚,慚愧呀!
這時,張師叔才終於從前面的密林裡慢慢的踱了出來。
“師叔!”沐晚大喜,顧不得擦去臉上的淚水,趕忙跑過去,立住,鄭重的行了一個道禮,“弟子知錯了,請師叔責罰。”
看著眼前小小的人兒,張師叔不由嘆了一口氣:“知錯了?那你說說,你都錯在哪兒?”才多大的孩子,他確實不想對她過於嚴厲。可是,這孩子確實是悟性過人,在劍術上也頗有天份。身為宗門師長,他不願意看到如此良材受困於心境,將來仙道越走越窄,最後落個慘淡收場。
沐晚垂手侍立,態度誠懇的做著自我檢討:“師叔待弟子至誠,弟子不應該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這麼久了,仍然對師叔抱有戒備之心。這是對師叔的大不敬。”
張師叔聽了,忍不住又認真的上下打量了她一番,在心裡暗自稱奇:破孩子的悟性未免也太逆天了吧?這哪裡還象個六歲的孩子,跟人精似的!
他竭力繼續繃著臉,故意冷聲問道:“還有呢?”
沐晚半垂著小腦袋瓜子,皺著眉尖努力思索片刻,搖頭答道:“還有,還有的都是小節。修行乃大道,一些小節,不提也罷。”兩世以來,她做人都只是重小節,視大義為浮雲。故而,她為人表面賢淑大度,底子裡卻是雞腸小肚。與人相處無不是權衡和算計,錙銖必較。給了旁人一個雞蛋,人家最起碼也得給她回個大棗過來。不然,一次還好,三兩次都如此,她定會想方沒法,連本帶利,一古腦兒的討回來。得手之後,往往還自詡佔了道義,那人是咎由自取,活該如此。也許,這才是她前世落得個悲慘下場的最根本的原因。
如此一反省,沐晚隱約覺得心裡漸漸亮堂起來。
這孩子,確實是可造之材。清玉師叔目光如炬呀。張師叔微微頜首,忍不住輕撫她的頭頂,語重心長道:“小晚,在我拜入宗門之時,師尊告誡我,修行先修心。比大地更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胸懷1。仙道艱難,正邪往往僅在一念之間。所以,小晚,今天師叔將師尊的話也送給你,與你共勉。望我們將來無論何時何地,都要恪守道心,胸懷寬廣。”響鼓不要重錘敲,以小傢伙的悟性,足矣。
第34章 修行先修心(下)
“修行先修心……道心!”簡直是醍醐灌頂,沐晚心裡亮堂堂的。深吸一口氣,她整了整衣冠,再次向師叔行了一個道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