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能接自己班的才成,可這樣的人物卻不是說有就能有的。一時便是七娘,也不禁有些顧此失彼、捉襟見肘起來。
沈娘子不得不幫著應付,也叫這些事情煩得不成,倒越發起心想要安靜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情去。風和樓本來就有她家的份子,她自己又開著絡線坊,同嶺兒兩個一起陸續染出了幾百種顏色的絲線,每一個方子從用料配比到開染時令、天象冷熱都有講究。
這樣出來的線,自然也不會隨便用了,就叫風和樓出面開了個不大的作坊,精挑了人,專門織整件的衣裳料子。一件衣裳就是一匹料子,一匹料子上就是一幅整畫。價格之高令人咋舌,卻是供不應求。許多人託了各樣門路來訂,甚至連花樣都不看就要付定金,還有的買了去也捨不得真做了衣裳上身,只當個畫兒古董似的收著。
這些一起來,連帶著周邊村鎮的蠶桑也愈發興盛。便是縣裡的人家,也許多養蠶賣繭的。縣裡的路邊河沿一早都種了桑樹,這兩年還叫農務司的人調了懂養樹的來教人怎麼剪枝壓株,叫樹能多產桑葉。
桑樹都算城中百姓所有,按著坊區歸到住戶,一年兩三季桑葉也有些收益,且也方便了城裡養蠶的人家。
加上農務司之前弄出來的圈養禽畜的法子,有些人家試了果然可行,之後跟著學的人越來越多。一家雖養不了十隻八隻的,產蛋供肉也很不錯了。加上用這個法子要人力打掃的事情極少,小雞時候就開始吃碎竹葉和糙米,長起來之後就用秕穀、菜葉子菜根和家裡的剩菜剩飯搭著喂,這麼養出來的雞又安靜又肯長肉,實在是一招妙法。
便有人笑言,如今在德源縣要尋點泐渋都不容易了。——能餵雞餵豬的都當飼料了,實在太爛的太老的扔進堆肥桶裡等著化成堆肥給桑樹用。鋸末子草根子甚至甘蔗渣都能拌了土填雞舍豬圈,灶底的柴灰都有人來收,哪裡還能有什麼可扔的東西?!
劉玉蘭已經搬回了城裡,又把陶麗芬以前租的小院拆了重新修葺了一遍,鳴霞飯莊的買賣比從前更火了。靈素也名正言順撒手不管了。
陶麗芬跟著紹娘子管了毛紡行的事情,對杏妮兒的烘糕買賣能分的精神也越來越少,幸好兩個娃兒都是爭氣的,這營生竟也這麼支撐下來了。
倆人今年都讀完了高班,官學堂裡就不用再去了,——如今人多,就算想去,那邊也不收了。
杏妮兒帶著幾個嬸子一塊兒做糕餅,果子管著經營,倆人都做不來對方的活兒又都覺著對方辛苦,相互體諒著扛起這份買賣,日子長了,真比尋常姐妹還要親近。
果子當日愁得頭髮都掉了許多,後來還是毛哥出手幫的忙。他正要琢磨怎麼用人、指揮使動人來做事情的學問,果子這邊覺著一團亂麻,他琢磨了兩日就拉著果子梳理起這份活計的要點來。
一個是糕餅製作的技藝和規矩,不能叫客人同一樣點心一批同一批吃出兩樣滋味來,還有一個這入嘴的東西,乾淨是頭一個要緊的。話是這麼說,怎麼變成一樣樣人做事情時候的行事,可不是張嘴就能來的。
同杏妮兒一塊兒,有時候還帶上小毛弟,三四個人又是商議又是試行的,經了兩個多月才算定了個大概。之後什麼粉料的保管,雞蛋上做記號以保證冬夏新鮮,做糕餅的人需得袖套包頭穿戴齊全等等,也是無數的瑣碎。
果子的重頭在經營上,這裡頭學問就更大了。
從小了說有新銷路的開拓和既有老客的維護,這一個“維護”二字,裡頭就是一日日一月月的日常來往。偷奸耍滑自然不能幹的,怎麼能想在人家前頭,或者有點意外之事怎麼能儘快給人家解決了,叫人家不至於生惡,一樣樣下來,也都煞費苦心。
往大了說還得有整個作坊的新品研製,從常年走貨的各樣數目裡去看什麼食客口味的變化以做妥當應對,蜂擁而起仿造自家買賣的同行對手又該如何應對等等。
還有同七娘那邊的幾個管事間的來往,果子是七娘帶起來叫她經管這邊買賣的,那幾個是七娘指了給她幫手的,這裡頭的分寸毛哥也給果子說了一通人心好惡的話。
果子覺著最難的就在這裡了:“一樣的事情非得拐那麼大一彎子來說,來做……就不是實話實說麼!”
毛哥卻道:“你若覺著你的‘實話實說’是實的,就著人心變個法子就是虛的,那我就白教你這兩日了!事情果然是這樣的情形,這個是‘實’的沒錯,可人天性就喜歡聽什麼不喜歡聽什麼,這也是一個‘實’,你要想把事情推進順利了,非得把這兩個‘實’合在一處考量才成。畢竟世上哪有單個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