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部分

成章、水到渠成的事情。

易塵覺得三生有幸的事——就是這部電視劇的劇本,現在就躺在她的電腦桌上。

易塵的兼職是一名編劇,說是編劇其實也不盡然,嚴格來說,她應該是一位“劇本醫生”,或者是“臺詞潤筆師”。

她持筆五年,專門負責給行內的劇本進行臺詞潤色或是邏輯審查,因為筆力渾厚辭藻古韻,帶著極強的個人風格,加上口風嚴謹規矩,在業界還算是小有名氣。

湯誥的作品向來都是業界一等水準的檔次起跳,因為各方資本重視的緣故,投資大,劇本經手的人也多,易塵只是眾多潤筆師的其中之一。

身為《七叩仙門》的隱藏骨灰級粉絲,易塵在接單的時候看似鎮定自若,實際內心非常波動,甚至想放個鞭炮慶祝一下。

但是現在她只想回頭打死那個毫不猶豫點頭的自己,有句話怎麼說的來著?沒有金剛鑽就別攬瓷器活,大神級寫手的文是她這條小鹹魚能隨便改的嗎?

又是一夜未睡的易塵頂著一雙充血的死魚眼去了洗手間,將自己打理乾淨,才宛如一隻廢狗一般挪到矮桌前,食不知味地嗦著泡麵。

在華國,武俠修仙古言的題材是永遠不會過時的經典,國人對求仙問道的熱情不會因為時代的變化而改變。

《七叩仙門》講述的就是一個有關修真與悟道的故事,兼具了俠肝義膽、豪氣干雲。湯誥以女主角白日晞為視野,藉著她的成長曆程描繪了九州大陸正魔兩立的局面、各大門派之間的恩怨情仇、一個個天之驕子們的執迷與頓悟、凡塵眾生的苦難與悲喜……

不管是細節刻畫還是全域性部署都很出色,《七叩仙門》就是擁有著這樣令人心醉神迷的魅力。

而吸引了易塵目光的亮點則在於“真實”二字,湯誥對“道”的見解之深,底蘊之渾厚,絕對不是紙上談兵而已。僅僅只是見微知著,易塵都能感覺到對方對道家學說堪稱淵博的瞭解以及思想深度,她甚至猜測過湯誥的真實身份或許就是一位道士,畢竟他的文字古韻十足、筆力渾厚不似年輕人、乾貨更是多得令人咋舌。

湯誥寫書,從來不會做為了突顯主角而拉低全世界的智商這種事情,女主角白日晞成長的過程中歷經無數坎坷與磨難,見證了九州大陸中一個個問道人的劫數。

在血與火的歷練中,白日晞七次叩響了天界仙門,她問出了自己在紅塵歷練中的不解和困惑、執迷與不悟,最終大徹大悟,道心圓滿,得證混元無極。

……那麼,問題來了——白日晞七叩仙門,她到底問了什麼?

湯誥的原著秉承了他一貫的寫作風格,總喜歡調皮地給讀者留下懸念,看完他的一本書,總有種“可意會而難以言傳”的玄奧之感,相當引人入勝。

但是這次改編成電視劇,顯然是沒辦法在劇情中表現出這種玄而又玄的感覺,導演已經下了死命令,一定要在劇情中寫出七叩仙門的核心主題。

本來這種事情去問原作者才比較好,畢竟原作者才懂得作品的靈魂所在,但是怎奈何湯誥除了在業界是出了名的神秘以外,不肯妥協合作的犟脾氣也赫赫有名。

大神任性,小鬼跪地。原作者非暴力不合作的結果,就是一眾二改編劇與臺詞潤筆師前赴後繼,死在大浪淘沙裡。

然後易塵就因為一時衝動的緣故而接到了這個燙手山芋。

易塵開了一瓶肥宅快樂水給自己續了命,這才冷靜下來坐在電腦前,翻看著網路上《七叩仙門》讀者們的劇情討論帖和推測帖。

正如易塵所想的那樣,湯誥行文是以一個個單元故事作為卷章節來描述九州大陸的,故事的主線可以分為七個單元,每個單元都以白日晞叩響仙門作為終點。而在每一個卷章節的故事裡,白日晞都會邂逅一些人,經歷一段故事,得到些許離合,些許悲喜。

有讀者總結過,白日晞經歷的七個故事所頓悟到的東西,可以分別總結為“眾生”、“善惡”、“正邪”、“仙凡”、“愛恨”、“生死”以及最後的“道法”。

這個猜測是大眾比較認可的回答,易塵按照這個思路來寫倒是沒有太大的問題,但是問題不難,難就難在回答上面。

書裡有一句話——“青雲上,天涯巔,問道有七仙。”

白日晞七叩仙門自然不可能無功而返,她在仙門的盡頭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而為她所有困惑做出解答的,就是佇立在天涯巔的問道七仙。

這問道七仙是什麼來頭呢?對此,易塵除了“仙界大佬”這個評論以外,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