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覺得加了水果的也不錯,有一點酸甜味,那些小孩子也喜歡,藥加多了,小孩子反而不喜歡。像是現在出的枇杷,這東西放不得,現在的價格不高,多買些,然後熬成膏好好儲存,也能放一年,或者將水分曬乾,用的時候再熬。這樣的可以專賣小孩的,就可以……”
“阿妹這主意好,我讓人通知藥鋪那邊。”
“還有啊,這薄荷也可以作為調料用的,還可以用新鮮的煮湯,泡茶,這來往的商人到你家客棧、酒肆歇歇腳。給他們上一碗涼了的薄荷茶,天氣越熱,怕是越舒服!這茶涼了沒了香氣,味道差了,不過這薄荷泡的水則沒有這個擔憂,越涼越好喝。”劉阿妹又說道,她夏天就愛早早的泡上一大壺的薄荷水,然後涼了慢慢喝。
“這法子也好!阿妹,你腦袋裡面怎麼就裝了這麼些好主意啊!”褚劍輝覺得這些主意都是非常好的,這茶葉的錢可不少,客棧、酒肆裡面這茶錢就能使一大筆,若是換成薄荷。這大夏天的肯定是受人喜歡,而且便宜,只要在藥鋪或者雜貨鋪一收購,一文錢能收兩三斤的!
“一天沒事瞎想不就想到了。”劉阿妹望天,這都是生活經驗啊!見多了不就知道得多了,電視電腦天天輪番轟炸你造麼?
“呵呵……”褚劍輝也就笑笑不問了,這丫頭是生氣了還是害羞了?真相了,她這叫做炸毛啊!
北方的人喜歡將這些野菜用開水燙一下,然後調了佐料再加些肉食什麼的來包餃子。而劉阿妹她是南方人,劉家村這裡也處在南方,所以這裡的人更喜歡涼拌了吃這些野菜。開水燙了之後,再用厚重的佐料調味道,將這些野菜的苦澀味道壓下去。當然也有喜歡那股清新的苦味的,就直接做湯菜或者切碎煮在粥裡,都是很好吃的。
第二十章 祭山神
這兩天發生了一件趣事,那就是被黑娃子家那些因他想要摘花換錢買糖吃,給掐了頂的油菜居然長得格外喜人。這事讓村子裡的人一陣熱議,有說這是怪事的,神鬼作祟什麼的;也有人說這倒是個法子,也許摘了花才能長得更好,不過也沒人趕去嘗試。劉阿妹到是想起了打頂一說,一些農作物在將頂端給掐掉後反而會長得更加茂盛。
不過這個事情她不是很清楚,也不敢貿然行事,打算有機會在自家的地裡試驗一下。一直都聽說這古時的生產力低,而且農作物產量少。華夏當時,如果不是袁老,怕是還會餓死不少的人!劉阿妹是知道自己有個幾斤幾兩的,袁老所做的事情她是沒法做到的。不過有了這麼個好的機會,她倒是想要嘗試下,稍微提高一些作物的產量也好,她家不是還買了那麼多土地嗎?也算是為自己家裡創收吧。
這些先不提,都是以後慢慢來做的事情了,讓劉阿妹高興的事情是,村子裡終於是要開獵了!這山裡的幾個村子都是約在了這一天,而開獵之前,還要去祭山神的,保佑他們能夠平平安安的,也保佑他們今年能有個好的收穫。劉家村今天就打算祭山神了,從昨兒個阿蘭就開始準備了。
祭山神要準備豬頭、大雞公還有些糕點酒水這些。今年劉阿妹家日子好過了,大家是有目共睹的,那大房子在那裡立著呢。劉志成就主動的去村長家裡說了,這豬頭、大公雞就由他家出了,村長也點頭表示同意。
這豬頭要整個兒滷熟了,到時候祭山神完了還要每家都分上一點,吃了吉利。每家也要送些糕點過去,而且就算是家裡再不好過,也得弄些飯糰子。阿蘭昨天就將滷料備齊了,晚上的時候將整個豬頭都放在鍋裡煮,臨睡的時候,灶裡面還塞著一個大木棒子,也沒有把豬頭撈起來。
他們家準備做糯米糕,也叫做蒸糕。要把糯米和梗米泡了之後,磨成麵漿,然後自然發酵好,再上鍋蒸。做法也簡單,上磨推的時候是劉阿妹她哥和她爹去的。劉阿妹看著她哥和爹動作輕鬆,於是積極的想要去推一下試試,結果費了老大的力氣,也沒能把磨子給轉動一圈。
“阿妹,這個要使巧勁兒的,要往上抬一抬,手臂用力向前推,不要左右晃動……”劉軍華一直在旁邊指揮,可是劉阿妹還是不行。不要說這石磨這麼大塊她推不動,就連推磨的這木頭架子她都快沒力氣撐住了,只好讓她爹和哥繼續。
發酵好的濃漿裝到大盆子裡,最上面還要撒上一層芝麻,黑白分明倒是顯得好看。上鍋蒸沒半個小時就能起鍋,整出來的白糕很軟,有一點晶瑩感,中間更是有很多氣孔,一口咬下去,軟綿綿的。裡面和了白糖的,甜絲絲的,還有芝麻的香氣,讓劉阿妹立刻喜歡上了這個。不過這白糕明天還要送去祭山神,阿蘭也沒讓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