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定會牽連到身邊的人。
靜怡伸手摸了摸桌子另一邊元壽的小腦袋,見他一臉迷茫,也沒多說。只等過兩天,就將這事兒當教材給元壽講解一下,雖說元壽這身份,滿門抄斬的可能性為零。
胤禛吃了午飯就打算回京,元壽這會兒倒是生出來些不捨,拽著胤禛的衣袖撒嬌:“阿瑪多住幾天?我陪著阿瑪寫字好不好?”
“元壽回來,你阿瑪有事兒呢,你阿瑪要去辦差,這樣才能賺錢養活你。”靜怡招手,抓了元壽到自己身邊,又衝胤禛擺手:“你快些回去吧,晚上天冷,可別著涼了。”
胤禛點點頭,又看了一眼靜怡,再看一眼元壽,這才翻身上馬。
靜怡在莊子裡一直住到十月底,她肚子已經三個月了,坐穩了胎,王府裡才派了馬車來接她。再者,園子裡有些冷清,不如早些回府,也快要過年了。
府裡倒是熱鬧,武氏看著靜怡的肚子,很是羨慕,又有些失落,眼看著別人一個個的懷孕,她這輩子,怕是就沒機會當額娘了。
“你是咱們府裡的功臣。”福晉笑眯眯的說道,一手摟著元壽,一邊和靜怡說話:“我當初就說,你是個有福氣的,果然是這樣,日後可要再給元壽添個小弟弟才好。”
李氏撇了一眼靜怡,略有些含酸:“我瞧著鈕祜祿妹妹臉色不錯,瞧著倒是比以往更漂亮了些,這一胎,說不定是個女兒呢。”
“女兒我更喜歡。”靜怡笑著說道,看李氏:“對了,大格格現在如何了?”
提起大格格,李氏就眉眼帶笑:“好著呢,那丫頭像我了,這才成親沒多久就懷上了,定會一舉得男,到時候可就站穩腳跟了。”
福晉皺眉:“瞎說什麼呢,就是她生了個女兒,她也照舊在那拉家站的穩穩當當的,大格格可是皇上親封的郡主,是咱們王爺的親閨女,誰能慢待了她不成?”
李氏不會說話,被斥責了兩句,不過福晉說的是為大格格好,她也就不好意思惱,只哼哼了兩聲就不提這一茬了。
宋氏一如既往的只笑不說話,年氏倒是問了兩句在園子裡過的如何的話,還是福晉發話,說靜怡趕路辛苦,這會兒應當回去休息,大家夥兒這才散了。
第二天再去給福晉請安的時候,靜怡就順口說了要將王嬤嬤送走的事兒,福晉有些猶豫:“元壽現在還小……”
“不小了,翻過年就四歲了,再者,他身邊也還有邱嬤嬤照看呢,小孩子一個,身邊圍著的人太多了,也不見得是好事兒。”靜怡笑著說道,福晉想了想,點頭應了:“也好,你這個當親額孃的都決定好了,我也就不說什麼了,一會兒你讓王嬤嬤過來,我這裡也給她準備一些賞賜。”這也算是一種規矩,畢竟辛辛苦苦伺候了小阿哥幾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言談間,這事兒就算是定下來了。
作者有話要說: 南山集這案子,真不是靜怡插手影響了胤禛的決定,她現在還沒這個能力呢。歷史上,原本的結局就是這樣的,所以,沒有靜怡也一樣,大家表高估了靜怡。
☆、第 65 章
靜怡也沒虧待了王嬤嬤; 臨行禮物準備了一大堆; 金銀珠寶布料茶葉; 一樣不缺,給足了王嬤嬤面子。畢竟; 王嬤嬤年紀不算大; 內務府若是再另外找嬤嬤,很有可能王嬤嬤會另外去伺候貴人。
靜怡倒不是怕,王嬤嬤一個奴婢; 只要不是腦子有問題,該相信這種問題; 簡直不用去想。識趣的,怕是還會將王嬤嬤給趕緊送走。
她就是覺得; 與人為善; 說不定哪天就有用得上的時候。小人物的力量也是不能小瞧的,那什麼,託著大船前進的,可是千千萬萬的小水滴匯成的大海。
隨後邱嬤嬤讓她侄子往靜怡這兒送了些年貨,靜怡特意讓葡萄去接的。兩個小年輕私下裡見了一面; 彼此印象都還不錯。靜怡借了胤禛的人手打聽了一下; 確定這人沒什麼壞毛病; 就為葡萄應下了這門親事。
雖說年前事忙,但靜怡一個孕婦也忙不到哪兒去,所以,她就騰出了時間為葡萄操持婚事。不光是置辦了嫁妝; 另外給了二百兩的壓箱銀子,另許葡萄從她這院子裡出嫁。
別看只是個院子的事兒,這院子可是雍親王府的,從雍王府出來的,日後誰也要給幾分面子。
毛丫一開始就被提成了大丫鬟,現在只要將紅丫給填補上來就行了。至於紅丫是福晉的的這事兒,靜怡是不怎麼放在心上的。一來她對福晉並沒有什麼謀算,並不怕紅丫去告狀。二來,紅丫若是聰明,就該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