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原作的精髓,這應該是一部對奧斯卡非常有競爭力的電影,當然,考慮到我近幾年內沒有可能再次得獎,而這部電影也沒有其餘的吃重配角,這對於你角逐奧斯卡當然要更為有利,前提是,如果你沒有撞見老戲骨的話。”
她的語調鄭重了起來,“客觀地說,李奧,以你現在的演技,如果你出色發揮而又沒有強敵的話,你是有可能和克里斯一樣,憑藉強勢宣傳以及自己的地位衝擊一下獲獎的,但如果同屆有演員演技強勢,那你的知名度和票房恐怕不會有太大的作用,只能以提名作為勝利——這是我對你現在實力的判斷,你現在的這個流派確實不太容易得到人們的認可。”
奧斯卡男演員的角逐的確一向要比影后部門激烈上數倍,這並不是說男演員的演技普遍更好,而是大資料決定的競爭環境——以男性為主角的電影絕對數量多,對主角的年齡要求限制低,男星得到的機會多,所以當然發揮得好。不像是女演員時不時地會出現一些小年,這幾年來,奧斯卡男演員部門的角逐很少再出現那樣克里斯用公關攻勢宣傳噱頭搞定的情況了,他算是非常幸運,趕到了最後一個影帝小年。從2010年開始,往下珍妮記得的那幾屆奧斯卡,每一屆都有妖孽級的天才表演,丹尼爾的《林肯》、馬修。麥康納的《達拉斯買傢俱樂部》,不是有原作基礎,就是有大噱頭,而且兩人的演技都爆得厲害,讓人心悅誠服,當年的奧斯卡可謂是毫無懸念。像是李奧這種演技中上的好學生,恐怕只能和12年那一屆的《藝術家》主演讓。杜亞爾丹拼一下,欺負一下對方的閱歷,以及《藝術家》的爭議性了——就這還是要他改演技流派,把從馬丁。斯科塞斯那裡學到的‘用力感’拋掉,做出自己的小突破,這才有一定的可能。
“你可能是第一個這麼明顯地和我討論這個問題的人了。”李奧在電話那頭有些感慨地說,但並沒有太生氣——以珍妮對奧斯卡獎的瞭解,她的評價當然是有說服力的。“當然,不止一個人對我說過,他們更懷念我在《不一樣的天空》、《全蝕狂愛》裡的表現,但那更多的是一種燃燒天賦,年輕、激情的表演,你知道,它並不系統,依靠的是靈感還有你的……我該怎麼說——”
“情感?”珍妮問。
“是的,情感,總的說來,那是一種我無法去控制的狀態——這也是我有時會後悔出演《泰坦尼克號》的原因,這部電影打亂了整個節奏,它讓我完全失去了那種狀態……”李奧也坦誠地說道,“事實上這種表演狀態和觀眾的反饋,包括我自己的外表也互相掛鉤,你知道,實際上那種演法只適合少年——那種輕盈的,自信的演法,在你的年紀過了25歲以後就不是那麼的合適了。而在《泰坦尼克號》之後,當你的外表成為一種標籤的時候,為了擺脫掉這種標籤,你只能去選擇一些沉重的角色,而這種表演方法恰恰是無法和角色適應的。馬丁和我磨合出的新演法會更加的穩定,也許效果略遜,但——它不會掉鏈子,出不了口碑砸鍋的作品。”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全球人氣極高,穩坐一線寶座的李奧應該過著相當幸福的生活,不拍戲就是醇酒美人,四處度假,從來都不愁高片酬和大製作,珍妮也是第一次肯定他其實也有自己的苦悶和煩惱——和她一樣,對於別人來說,他們都已經得到很多了,但……如果不是因為他們追求卓越的性格,他們又怎麼能來到這一步呢?現在已經登上了這個高度,要再往上一步已經很難,甚至可以說是不得其法,但又無法抑制住繼續攀登的欲。望,這種彷徨的苦悶,以及對於不進步就是後退的恐懼,對於激烈競爭環境的擔憂,這確實是李奧這樣距離頂峰只有一步的演員會有的心理狀態。
就這點來說,奧斯卡小金人也不能不說是沒有作用,像是運氣好的克里斯,早早地拿了個小金人,之後的日子就過得沒壓力了,該文藝就去拍《拆彈部隊》,要商業起來也有大把的大片等著挑,現在就被環球一通籠絡,想要拍《諜影重重4》。提名票房兩不誤,演技口碑也越來越好,人氣也一直都沒下去。至於李奧這邊,從他接片的口味就可以看得出來,全是內心衝突極為激烈,充滿爭議的角色,甚至之後連反派都接了,那種渴望突破、尋找噱頭的感覺實在是太過明顯,整個反應在演技上就是用力過猛,反而不如剛出道時那幾部無憂無慮的電影更得評論界的歡心——在《泰坦尼克號》之後,奧斯卡和他就進入了虐戀迴圈,20歲上就輕鬆拿過奧斯卡最佳男配提名的他,1997年以後只有透過扮醜、邋遢以及大量的公關,馬丁的威望……來拿提名,他表演上的壓力越重就越用力過猛,距離奧斯卡越沒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