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0部分

,切薩,這才是這一切的起因,而我現在在想,如果我們完全依靠自己搞定了這一次事件,等待我們前來求援的迪士尼——也許還有福克斯、華納,會不會感到失望,會不會意識到有必要對我們做些限制……這是我在想的事。”

她長長地吐出一口氣,望著白色的煙霧在海風中迅速散逸無蹤,緩緩地說,“我在想,大夢是不是已經到了必須藏拙的時候了?”

☆、第三百零五章 藏拙?(下)

如果說切薩雷提出假結婚,是為了彌補過去的疏忽,珍妮對他的盛大告白,則是在irs和幕後黑手派拉蒙的逼迫下做出的應手的話,關於這件事的每一步都是被動的選擇,都讓他們走得十分無奈的話,那麼,珍妮在告白中的細節表現,可以說是大夢在此次事件中的第一次主動布子,不論是珍妮還是切薩雷,誰也無法肯定他們的表現會得到什麼樣的結果,有可能一切全無意義,也有可能會讓局勢發生轉變,讓大夢重新汲取到甚至比奧斯卡更加寶貴的主動權——當然了,這說的不僅僅是irs事件,如此重大的場合,如此戲劇性的表演,如此煞費苦心的橋段,如果只用來做一個局的棋子,顯然也太過浪費……

在票選月的敏感時刻,奧斯卡不願意和珍妮正面接觸的態度,從他們找哈維。韋恩斯坦傳話就可見一斑,珍妮也沒有指望哈維會毫無掩藏地把自己的回話帶給奧斯卡,她並不像是信任詹姆斯一樣信任哈維,所以她索性取消所有後續行程,用行動讓奧斯卡看到了自己的誠意,也藉著這個機會,把媒體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了她身上。不管委員會有沒有通知轉播方abc電視臺,這都會讓她在頒獎晚會上獲得遠超平日的曝光率,而想必前期也會令奧斯卡暗喜不已,因為這對收視率會有很大的幫助,也是她誠意的體現。

在奧斯卡委員會的成員都不是傻瓜的前提下,大夢能在晚會上玩的花招有限,不可能太顯眼,這會直接讓他們失去來自委員會的好感,所以他們只能在細節上留心:安排在她身側的空座,為的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巡航鏡頭中喚起人們的好奇心,而在兩次獲獎致辭中的遣詞用字——不得不說,佩雷斯會注意到這點,讓珍妮很有一種苦心沒有白費的欣慰。確實,按照常理來說,如果她沒有如此重視這一次的奧斯卡的話,那麼在事先準備獲獎致辭的時候就不太會用心到把嘉賓考慮進去,頂多客套地捧上幾句,而現場發揮的話,她確實不太可能會知道索菲亞。羅蘭曾經是性感豔星出身,畢竟那是幾十年前的事了,除非是發燒友,否則誰能如數家珍?所以在這裡她提到的幾部冷門電影確實是留出來的一個灰色地帶:說她是超有誠意,準備得特別細心也可以,說她是自信爆棚,相信自己會得獎,所以還研究了頒獎嘉賓,想搞些互動也可以,說她是明知自己會得獎,和奧斯卡一起,為了演說的精彩程度,和晚會的融合程度,受到了奧斯卡的點醒,那當然也是可以。

此外,還有她拿戒指時的動作,切薩雷現身的時機,一直坐著不動的選擇,以及珍妮直勾勾穿過人群看向他的決定,都是建立在他們對於晚會導播流程的理解之上的,就是在賭這些細節會暴露在轉播中,被有心人接收到。至於薩爾維的表情,以及安妮斯頓短暫地佔據了切薩雷的位置,這都是意外情況——這是一場賭輸了也不會有懲罰的遊戲,所以他們可以大膽嘗試。而在珍妮和切薩雷的期望裡,他們特意留出的幾大破綻,一旦成功登上舞臺,足以引起有心人的注意,那麼就起碼應該收到兩方面的回饋——

第一,把珍妮和學院牢牢地捆綁起來,讓學院為她背書:如果要質疑獲獎致辭是一場炒作、一場交易,那麼奧斯卡為了給自己撇清,則必須力撐珍妮足以獲得這兩項大獎,這就能讓她度過蟬聯大獎後的猛烈質疑期:如果屆時輿論並沒有關注告白中的破綻,還是以對她的質疑為主的話,珍妮甚至會找人來發這條新聞,逼迫學院出面為她背書,畢竟,學院在影評人中的人脈可並非她能比擬,這麼做也算是讓學院提供一下售後服務了。

第二,當然是irs事件的幕後黑手,這些破綻可能會被所有人忽略,但都不會被他這個不希望珍妮更上一層樓的敵人忽略。而這條新聞的重要性,也會讓戳穿它的結果變得十足十地有誘惑性,如果易地而處,珍妮能想到無數種辦法,以此事為開端,先吸引所有人的注意力,再丟擲切薩雷違規入股大夢的事作為致命一擊,讓大夢在名聲和人才、訴訟風險上同時受到重創。如此巨大的利益,相信足以吸引此人冒著與奧斯卡為敵的風險來操作這件事——這件事可以這麼想:如果你發現了這件事的疑點,那麼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