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4部分

“按照你的猜測,漫威會開出多少價錢?”羅伯特沒有馬上結束談話的意思,而是和珍妮談起了一些相對無關緊要的瑣事。“我想應該不低於五千萬吧,少於這個數字他們也根本無法開口了。”

“五千萬肯定是很底線的一個數字了,”珍妮也贊成羅伯特的意見,“但他們也不會開出太高的價錢——否則他們寧可直接放棄《鋼鐵俠》這個名字了,換個《鋼鐵俠大戰美國隊長》的名字一樣能拍,我想應該在五千萬到一億之間,很可能會靠近一億,畢竟漫威也急於促成這筆交易。”

“這是你的直覺嗎?”羅伯特有些打趣地問道,但珍妮聽得出來,他的語氣有些半真半假:顯然,在有意買下漫威以後,羅伯特不期然也迷信了起來。

其實,這也是人之常情,人在做出重大決定時往往會比較希望獲得心理慰藉。不過珍妮並不打算破壞‘直覺論’的信用,她搖了搖頭,笑著說道,“我只是隨口一說,對這件事我沒有什麼太強烈的直覺。”

“哦?”羅伯特很有興致地靠向了桌邊,看似不經意地問道,“那麼你在什麼時候會有強烈的直覺呢?——我是說,當然很多時候你只是心血來潮,不過你有考慮過,是什麼因素讓你會產生這樣的感覺呢?”

珍妮一直很賣力地兜售她的‘直覺論’,因為這會讓她很多神棍式的預言收到更良好的效果,譬如說,現在正在席捲美國的次貸危機吧,她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在07年就說出個道道來,有理有據地判斷它必定會發生,她提醒切薩雷遠離金融市場的時候,只能用直覺來解釋,如果切薩雷恰好有一大筆錢投在雷曼兄弟旗下的基金裡,他又信任她的直覺,那她無疑就幫助自己的朋友挽回了很大的損失。

“沒有什麼因素,”她誠實地告訴羅伯特,“也沒有什麼預兆,有時候它就是這樣闖入我的腦海裡。比如說去年在拍攝《夢露》的時候,我在看一則關於雷曼兄弟的新聞,聽到了一些稀奇古怪的單詞,其中次貸這個詞引起了我的注意,忽然,我的直覺告訴我,雷曼兄弟可能挺不過這一次金融風暴了。所以我就給切薩雷還有我的一些朋友打了電話,和他們聊了聊這事兒。”

羅伯特的表情頓時有些古怪——珍妮補充了一句,“當然,我也想給你打電話,鮑勃,不過我隨即又想到,你似乎一直不信這東西,我是說,這些神神怪怪的東西,如果你還記得我上一次勸你收購漫威的時候,你都說了什麼的話——”

她的態度很平和,並沒有指責的意思,但羅伯特卻激動地為自己辯解了起來,“我並不是不信任你的直覺,珍妮弗!只是公司當時的確沒有更多現金了,而我們才剛吃下皮克斯,股東大會不會同意短期內再收購一個數十億美元的大公司——”

也許是感到珍妮對他存在一定的心結,他又爆了一個小料,“事實上,就是現在,公司也籌措不出太多現金,恐怕我們在現金出價上未必能高過派拉蒙……我還得好好想想該怎麼解決這件事。”

看來,這的確是羅伯特剛才一直沒有完全落實此事的最重要原因,珍妮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寬慰起了羅伯特,“現金總是可以籌措的,如果你需要的話,大夢可以執行一次分紅,向漫威要求一部分現金……”

由於迪士尼在大夢佔股較多,珍妮有時候也不能免俗地感到吃虧,有點迪士尼幹拿錢的感覺,當然理智上她知道迪士尼實際上也為大夢提供了無數資源和極大便利,但感性上的小自私還是時不時會冒出來,在倒騰漫威股權這件事上,她就有一點自己的小算盤:如果迪士尼想要現金的話,她是不介意在拿到股票後由切薩雷和她出資買下的,不過這麼做有點把迪士尼當傻瓜的感覺,所以她也只是想想就算,沒指望這麼美的事能發生在她身上。就是現在,她說了一半以後也覺得有些不太合適,乘著羅伯特可能還沒發覺不對勁,趕快收住了話頭。

不過,如果覺得羅伯特沒法從這句話裡捕捉到什麼線索,那珍妮也未免是有些小看這個並不霸道的總裁了,這位面容親切的中年人眨了眨眼睛,頗感有趣地微笑了起來,看了看珍妮,倒是根本沒有猶豫,而是豪爽地說,“這個並不是太大的問題,如果由迪士尼來收購的話,那麼大夢完全可以把漫威的股份賣給個人,以此套現分紅……”

對於整個公司體量是以千億計算的迪士尼來說,漫威的股票在收購中產生的紅利根本就是小得都看不上的數字,就算漫威以一億的價格買下了版權,按現在25美元一股的價格來計算,迪士尼能拿到兩百萬股,在完成收購後,即使股票翻倍,迪士尼也就賺個五千萬,而且還未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