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一年半載也不是奇事,這一次,在福克斯的大力公關下,《阿凡達》僅僅是晚了一週,在12月23日上映。
“最後一次組織報名,北京地區包場觀看《阿凡達》了,地點雙井ume,還有兩團未滿,如果有想看imax的到下面這帖,時間場次符合的話,可以一起買票。”珍寶貝揉了揉眼睛,按下了傳送鍵。“上海和武漢的包場活動自己去對應qq群裡問哈。”
“求帶。”
“雙井ume有點遠,但我想和大家一起看。”
“都快點決定,尤其是imax,票不好買哈,學生黨自己慎重考慮了,120一張票,能承受就承受,不能承受看普通3d。”
因為韋恩斯坦發行能力的缺陷,《九》並非全球同步上映,在東亞地區的宣傳接近於沒有,粉絲們當然也就不會感到被騙,受到傷害——他們根本連電影都沒看到,全在熱情地期待著珍妮弗的新作,甚至於貼吧也開始組織包場觀影活動,這也是珍妮弗的粉絲人數越來越多,越來越死忠,已經形成團體的證據,在以前,即使有人想組織觀影,在一座城市裡,時間、地點都方便的絕對人數太少,也做不到包場。
“媽媽,看,藍人——”在法國巴黎,現在的天色還大亮著,才剛五歲的小男孩指著電視機裡的預告片,高興地跳了起來,“還有會飛的山!媽媽,山會飛嗎?會嗎?”
“我也不知道,”他的媽媽聳了聳肩,漠不關心地看著珍妮弗。傑弗森的名字在螢幕上一閃而過——她根本不是電影敏感人群,一般都沒有去電影院這個習慣,頂多就是偶爾看些連續劇和老片子,“皮埃羅,從沙發上下來,如果你表現好的話——”
看了播映時間一眼,她在心裡計算了一下,“元旦,元旦假期我就帶你去看這部電影……”
“阿曼達,”美國南部的小鎮上,幾個中年女人也在談論著這部電影,“你有興趣去看《阿凡達》嗎?如果有的話,可以麻煩你載保羅和你一起去市中心嗎?我們的車送修了,我不能送保羅去,而他需要一個監護人。”
“我上映當週也許不去,”想到《九》的觀看體驗,阿曼達皺了皺眉,但她沒把話說死,“但也許孩子們會鬧著想要第一週看,如果那樣的話,我就帶上保羅……”
“絕對不去看。”一直以來都是珍妮弗的狂熱粉絲,為了看《九》甚至蹺課的安娜憤憤地敲打著鍵盤,“我不會讓她再騙我一次了,他們需要知道這種欺騙性宣傳是有代價的。”
“可以去看看,不過特效真的能做好嗎?不會和《貝奧武夫》一樣不自然吧?”
“卡梅隆的電影當然要去看了,到目前為止,他還沒讓我失望過。”
“珍妮弗。傑弗森在海報上的造型真是……有點醜,但你會一直想要盯著它看,不是嗎?這部電影看起來好像很有趣似的,我打算去看看——如果cg也算的話,這應該是她最醜的角色了。”
看,不看,等等再看,對於這部宣傳攻勢豪奢到了極點的電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態度,不論是哪個強大的統計公司都無法做出有效的總結,總之,到目前為止,《阿凡達》的話題度已經上來了,但午夜場的預定卻遠遠沒有《暮光之城2》那麼驚豔,當然了,這是系列作的第一部,又沒有原著,粉絲基礎不夠強大,所以看午夜場也不算很準……
在暴風雨前的寧靜中,12月11日,《阿凡達》劇組在倫敦舉行全球首映禮,劇組成員悉數到期,各大媒體也沒有錯過這場盛事,《好萊塢報道者》、《綜藝》、《帝國》jo,這些來自美國的媒體派出了專欄作家、特約影評人和影視記者,而英國的《泰晤士報》、《太陽報》,巴黎的《費加羅報》……200多個記者把首映禮紅毯擠得滿滿當當,首映禮觀影廳更是可以容納三百多人的imax大廳——《阿凡達》和imax簽訂了合作協議,為了推廣這部電影,以及它在imax銀幕上的出眾視覺效果,imax公司也是不遺餘力。
“聽說電影放完以後還會有記者招待會。”沒有走紅毯,而是從側門直接進入了場地,《綜藝》專欄作家德里克。埃利沒有多久就找到了自己的組織——雖然在美國的那些老面孔這一次沒有看到,但出身英國的他並不缺少熟人,此外,《綜藝》這一次還派遣了他的一名同事託德。麥卡錫過來,此時他正和幾個同行站在一起熱聊呢,“福克斯真的很把這部電影當回事,不是嗎?”
“這畢竟是詹姆斯。卡梅隆的電影。”回家度假的德里克說道——他今天是憑藉著私人關係過來的,《綜藝》手裡的票給了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