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霍華德(《對話尼克松》)、大衛。芬奇(《本傑明。巴頓奇事》)、斯蒂芬。道德利(《生死朗讀》)、加斯。範。桑特(《米爾克》)和薩爾維。圖齊(《與夢露的一週》),這五位導演逐一出現在鏡頭之中,而比起其餘四位導演的爽朗大笑,年輕得有些過分的薩爾維。圖齊則顯得十分靦腆,他僅僅是對著鏡頭點了點頭,便沒有更多餘的表示——一些有心的觀眾也早留意到了,這位導演在全場的鏡頭裡,都沒有和身邊的人有什麼交流,而由於他的英國身份,這種沉默和避世反而讓他格外迷人,甚至很多觀眾都十分惋惜:非常可惜,現在珍妮弗應該在後臺接受採訪,否則就可以看看他們倆會有什麼互動了,畢竟,任何一個看過電影的人都會忍不住懷疑,導演和女主演之間是不是存在什麼曖昧的關係。
“今年我非常高興看到了五個高質量的候選人,年輕人和新面孔的出現讓我感到未來充滿希望,而老朋友的現身則更讓我親切,”當人名公佈完畢之後,希德微笑著說道,一邊說,他一邊拆開了信封,“而奧斯卡將去到——”
現場緊張地沉默了下來,希德掃了信封一眼,“大衛。芬奇,《本傑明。巴頓奇事》!”
“嗚——呼!”在嘉賓席裡,布拉德皮特躥了起來,身為導演摯友的他咧嘴大笑,拼命地拍著巴掌,彷彿比大衛。芬奇還要更高興,而在他的帶動下,人們也用歡呼和掌聲對這位一貫劍走偏鋒的名導表示自己的敬意:從《七宗罪》開始,大衛可謂名作不斷,《搏擊俱樂部》、《十二宮》、《第五個莎莉》,都是型別名作,而他也數次獲得奧斯卡提名,終於,在他第三度和布拉德。皮特合作,價值觀迴歸主流,風格溫柔、觀點深刻的《本傑明。巴頓奇事》上,他獲得了奧斯卡的肯定,入行17年以後終於捧得了最佳導演的小金人!
“我……我真的沒有想到——”當滿臉漲紅的大衛。芬奇手捧小金人,難得結巴地發表著他的獲獎感言時,在後排觀眾區,瓊恩惡狠狠地拍了自己的大腿一下,懊惱地喊了一聲。
“啊!”她氣憤地說,“我就知道!最佳女演員只是個安慰獎而已!最後的兩個大獎還是不可能給《夢露》——這真是太不公平了!應該得獎的明明是薩爾維和《夢露》才對!”
通常說來,最佳剪輯和最佳導演、最佳影片往往形成串燒關係,因為這幾個獎的對應性很大,尤其是最後兩個獎,一旦分開則含金量分別有所不足——如果你是最佳導演,那你的影片就應該是最佳影片,因為對導演來說,影片就是你發聲的渠道,拿到這個獎卻拿不到最佳影片,說明你的實力似乎還不夠。
而如果是最佳影片,那導演也應該是最佳導演,如果不能對上,感覺似乎電影被選中還有別的考慮,並不純粹是對於電影質量、導演功力的認同。就像是去年,《邁克爾。克萊頓》拿了最佳影片,但導演沒拿上最佳導演,除了這是他的第一部作品,資歷不足以外,還有兩個原因就是,電影質量是靠兩個演員強行提升,而且最佳影片是小年等等,也所以,雖然拿了最佳影片,但導演吉爾羅伊還不能算是名導,咖位提升不是很迅猛。但在大衛。芬奇這裡,他資歷絕對足夠,這部電影也的確是佳作,雖然全面被《夢露》碾壓,但在諸多考慮之下,最佳影片選擇和最佳導演對應,頒發給這部科幻愛情片,可能性似乎要比《夢露》這部愛情傳記片要大一些,當然,也有可能會爆冷由政治性更足的《對話尼克松》得獎——《米爾克》題材不夠主旋律,獲得提名已是極限,《生死朗讀》未獲最佳剪輯提名,也是拿個提名就算達成目標的型別。
這些複雜的彎彎繞繞,只有查爾斯和瓊恩這樣的骨灰粉絲才能瞬間反應過來,查爾斯也和瓊恩一樣有些沮喪——被珍妮弗奇蹟性、力壓式地拿到獎項所鼓舞起來的激動心情,現在被薩爾維的落選潑了一頭涼水:雖然事前也一直在想薩爾維拿不到最佳導演,但珍妮都拿到第四個奧斯卡了,剛才有那麼一瞬間,他還真的以為薩爾維能再創造一次奇蹟呢。
“啊,j。j回來了。”他不願再多聽大衛的話,掃了前排一眼之後,忽然發現了一個藍色身影坐回了珍妮弗之前的位置,“你看,她在和薩爾維說話……嗯,還有朱迪,他們看起來好像情緒挺輕鬆的。”
得益於今年場地的狹小,坐在後區前排的兩個人在觀測了一整個晚上以後,已經可以眯著眼找到合適的角度,觀察到一些互動的細節,而瓊恩果然也被這個訊息刺激到了,忘記了剛才的憤慨,如痴如醉地望著珍妮弗的背影,幸福地呢喃了起來,“我們真是太幸運了,查爾斯,我們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