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恩斯坦,不斷地把蛋糕分走給他。
當然,這也是哈維的意圖所在,想要雙方維持關係的前提就是大夢不能搶奪他壟斷的地位,如果承認這一點,那麼大家就好商量,他也不太可能會反而賣了她去運作《革命之路》,畢竟從凱特拿到雙提名的那一刻開始,雙方就真的是牢牢地捆綁到了一起,從這個角度來看,哈維在提名公佈後再提出這個問題,也還算是有點誠意了……
發展公司很多時候都是這樣,情勢不可能給你完美無缺的選擇,畢竟誰也不是傻瓜,大夢現在只想買通哈維度過這個關鍵時刻,確保《夢露》在奧斯卡上有所斬獲,可哈維就是拿準了現在提名戰已經結束,最重要的獎項戰正要開始,大夢又有當年一屆雙獎的軟肋,禁不起別家精準到位的攻擊,就是要逼迫珍妮割讓、交底——等他知道了一些人名以後,以他的人脈,肯定有辦法把西德尼留下的遺產給滲透轉化掉,大夢的人脈到時候能保住30%、40%都算不錯了。
要不然就先用謊話過關,設法拖住哈維,等今年的奧斯卡之後再說,反正這一屆拿到獎以後,她肯定有好幾年不可能得獎,下一次拿表演獎也許甚至是二十年後,即使和哈維翻臉也沒什麼害處,哈維總不可能以後年年狙擊大夢的衝奧片,而西德尼留下的那些人脈,也不僅僅可以用在她自己主演的電影上,她製作的、大夢出品的影片,不都可以用嗎?雖然現在才是剛起步,但五年後、十年後,是大夢還是韋恩斯坦在奧獎領域更有話語權,還難說得很呢……
這個富有誘惑力的想法掠過了腦海,哼唱出了極為美妙的語調,彷彿在為珍妮勾勒著五年、十年後美妙的遠景,但珍妮注視了哈維一會兒,她吞嚥了一下,到底還是把這個想法艱難地嚥了回去:對哈維這個奧斯卡專家,撒謊首先風險很大,再者,這麼做也確實讓她感到很不舒服。
好吧,珍妮從未認為自己是什麼好人,她的底線有時候的確挺低的,不過有些事她確實覺得自己做不出來,如果哈維真的操作凱特開始攻訐她的話,動用水軍把他黑得在這行混不下去,她也不會內疚,不過由她主動求和,再當面騙到哈維和她握手言和,其實在暗中發展力量,最後一舉把他取代,這種事她就覺得還是有些不妥,當然,這和道德感、情懷沒有太大的關係,如果一定要說個原因的話,珍妮還是喜歡把對抗和合作分開,畢竟,如果你連你自己在合作的時候沒打什麼好主意的話,那你怎麼去信任別人?這樣惡性迴圈下去,到最後你很可能會發現沒有任何一個人能讓你信任,而珍妮現在又不得不大量地和別人合作才能發展自己的事業,一旦她開始擁有這種心態,那就活得非常痛苦了,現在保持最後一點堅持,起碼心理上還能找點依靠,擁有一些安全感。
“我們的初步計劃是走懷舊風來打動評委。”她已經停頓了很長的一段時間,再遲疑下去就顯得有些缺乏誠意了,珍妮長長地吐了一口氣,還是說出了大夢的衝奧策略,“《夢露》對50年代的高度還原是一個強項,而這些評委的年齡都偏大,很多人已經70歲以上了,對他們來說,50年代是非常值得懷念的一個年代,再加上評委以男性為主,我們又能從西德尼那裡拿到……”
珍妮遲疑了一下,說了個含糊的數字,“近100張的基本盤,由懷舊風進行遊說的話,再拿到400張應該不難,畢竟《夢露》還是有先天優勢的,很多評委都對這部電影很感興趣,甚至是主動找來觀看,做到這一點,其實基本上就等於是拿到大半張選票了。”
演員協會大約是1500張選票,500張是接近三分之一的數字,這個比例已經相當高了,再說,珍妮總也還是會有一些自由選票的,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把選票當做一種資源進行交易,或者毫無看法,等著別人來說服。而且,由於今年其餘的入圍者都沒有一定要拿獎的信心,《夢露》的票房以及前哨獎的獨佔鰲頭,也讓片商失去信心,不願花錢做無謂的公關,安妮。海瑟薇原本有個富豪男友,有可能砸錢公關,但年中他鋃鐺入獄,海瑟薇到現在都還是麻煩纏身,被輿論黑得厲害,前哨獎也是一個都沒拿到,如今的局勢甚至都不需要哈維了,只要他不出面作梗,按照這個勢頭髮展下去的話,那就肯定是珍妮拿到奧斯卡。
至於將近100張這個基本盤數字,她往少說了一些,也不打算透露具體人名,就算是表露一下自己的態度好了——其實這多少有點自欺欺人,哈維又不是沒和西德尼合作過,數字出來了,多少都能照猜到人名,之後再怎麼公關籠絡,保持自己對這些人群的影響力珍妮也根本無力阻止,只能拼大夢的公關手段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