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德伯格是喬治。克魯尼的死黨,喬治退出以後他肯定也隨之淡出,這兩個人在這部影片上肯定爭不過珍妮弗,而《邁克爾。克萊頓》在全球已經賣過了一億美元,對於一部奧系影片來說,這個成績太醒目了,再加上後續版權,簡直是大賺特賺,而即使是再討厭珍妮弗。傑弗森的人,也很難說這部影片的利潤規模和她關係不大。
然而,看到西德尼。波拉克把珍妮弗拉到麥克風跟前時,人們幾乎是本能的想法立刻就發生了改變:雖然奧斯卡沒有明文規定,獲獎人發言必須按職位來,但職場潛規則乃是全世界通用的規矩,在這種時刻,誰第一個發言,誰就是《邁克爾。克萊頓》的大製片,或者說白了,誰就是真正拿到這個獎項的關鍵人物!至於剩下的兩個人,分潤的不過是一些邊際光暈而已,這部片的成功該歸功於誰,從此行內人都是心裡有數的。
在這種情況下,不存在假惺惺的紳士風度,大製片就是要第一個發言,所以這件事可以分兩層來看,第一層,西德尼。波拉克明顯是在提攜珍妮弗。傑弗森,因為珍妮弗是後進組的,這一點回憶一下新聞的順序就能感覺出來,她加入的時候,其實大製片的活都已經做完一大半了;第二層,珍妮弗。傑弗森肯定是在製片層面發揮了極大的作用,讓西德尼看到了她的潛力,否則,即使對於珍妮弗沒拿到奧斯卡再惋惜、再打抱不平,老於世故的西德尼,也不會這麼做的……
看起來業界傳聞,甚至包括丹尼爾的一些採訪中說的那些故事,並不是宣傳需要了,劇組真的是靠著珍妮弗才請動了丹尼爾。戴…劉易斯這尊大佛……
傑瑞。布魯克海默、斯科特。魯丁、凱瑟琳。肯尼迪……這些金牌製片人或是在現場,或是在電視機前,或者是已經看完了全場,或者是有些心不在焉地剛開啟電視機,但此時此刻,他們都是眯起了眼,用一種嶄新的眼光看向了珍妮弗。傑弗森——當然,他們在今天以前就對她十分熟悉,這個女孩就像是會走路的人形印鈔機,從來沒有一部電影失手,走到哪裡就爆到哪裡,不過,在此之前,就是最看好她的人也沒有想到,才剛剛27歲,出道不過7年的她,已經有了這麼卓越的製片能力,甚至已經是得到了西德尼。波拉克這個大導演、大製片的賞識,都有點被他欽點為接班人的意思了……
李奧納多算是成名很早的大明星了,出道7年的時候他在哪裡?《全蝕狂愛》和《羅密歐與朱麗葉》剛剛上映,大爆作品《泰坦尼克號》還在製作中,即使是《泰坦尼克號》大爆了7年之後,2004年的他也才剛剛得到馬丁。斯科塞斯的賞識,開始在大片裡掛名製作人,但即使如此,所有人都可以肯定的也是他肯定沒有真正地做過製片人的工作,起碼到現在為止,他還不具備這份能力。而珍妮弗。傑弗森呢?她是2003年《加勒比海盜》開始大爆的,5年後的現在,已經在做奧提電影的製作人了……
不是李奧納多的步伐太慢,而是珍妮弗。傑弗森走得實在太快了!以至於人們只能拿李奧納多來和她比較——如果沒有特殊原因,譬如說本身有出資,題材是女性電影,女明星甚至都很少有掛名製作人的機會,而珍妮弗。傑弗森呢?她成名以後的電影,除了《加勒比海盜》以外,她幾乎都有掛製作人的頭銜,而不是一個乾巴巴的執行製作人。這女孩的野心、能力和背景,從這一點來說就已經是展露無遺了,但人們實在過於鬆懈,直到今天她站到了奧斯卡舞臺上,把自己《邁克爾。克萊頓》大製作人之一,甚至是首席製作人的身份往外揭露時,他們才赫然發現,自己還是低估了她!
#
“西德尼——”此時此刻,珍妮當然顧不上猜測旁觀者們的想法,領獎時間是很有限的,容不得她想太多,只能順應著本能行事,她離開了話筒,不讓自己的聲音被傳到大眾跟前,甚至是有些央求,有些不安地對西德尼。波拉克說道,“你不必——”
西德尼搖了搖頭,珍妮可以看得出來,他毫無一絲勉強,“不要浪費時間了,珍妮弗,這是你應得的。”
一邊的凱瑞。奧倫特也毫無心理負擔地附和了起來,“j。j,去吧,it’sok。”——反正不論如何他都得排老三,能夠上臺領獎,已經令他非常滿足了,這代表他的資歷從此上了一個臺階。
雖然這是最後一個大獎,發言時間按理會有所放寬,但也容不下三個人在臺上拉拉扯扯,客氣來客氣去,珍妮勉強按捺著激動的心情,轉身站到了麥克風跟前,她望著臺下黑壓壓的人頭,還有那些來回撥度的攝像裝置——那些臺前幕後、衣冠楚楚的工作人員們,大腦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