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就好!”
張氏娘又拉著閨女說了好多話,無外乎孝敬公婆之類的,待到下午張氏真又跑去鋪子裡補了兩箱的布料,才和楊青瑞一起回楊樹村。
楊青瑞看著那兩箱布料,就道,“我覺得你沒必要搞的那麼清楚吧?姐都已經幫你補上了,你何必搞那麼麻煩?回頭還讓娘也知道了。”
“知道就知道好了,我本來就要告訴孃的。”頓了頓張氏又道,“我都跟你說了,丁是丁卯是卯,嫁妝是孃家出的,就該是孃家出,不能亂套。”
☆、第1461章 是不是缺心眼啊
“再說了那東西都是姐的,姐把東西拿出來補了,她是咱姐不會說什麼,可姐夫就不一樣了,萬一被姐夫知道了,這可就不好了。”張氏身為女子到底心細,思量的也多。
只不過她忽略了,葉子安和楊家的關係。
“那隨你吧,不過我可告訴你,我姐夫才不是那樣的人,他從小和我們一起長大的,說來還算是我的啟蒙先生呢。別說兩箱衣料,就是再來兩箱他也不會說什麼。”
張氏聽了就沒說話,反正她有自己的堅持。
是以等回到楊家之後張氏就真去找了王氏,把嫁妝一事告訴了她。王氏看著兒媳婦竟然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她很想說,媳婦你是不是缺心眼啊,你大姑子都給你圓過去了,你還來我這揭自己短幹什麼?
可等聽她說,她已經從孃家把屬於她的嫁妝要回來了,又說要把楊初夏的那兩箱還給她,王氏那是哭笑不得,這媳婦簡直就是憨直麼。
等楊家的人叫楊初夏過去時,一開始還以為有什麼事呢,一聽是那兩箱衣服的事,楊初夏就醉了。再聽說要還給她,她就無語了,送出去的東西哪有收回來的理。
可不收琢磨著張氏心裡會不舒服,便大手一揮,讓楊夏雲姐妹幾個將那些東西分了。
“我說夏夏,你這弟媳婦的性子像誰啊?”等張氏和楊青瑞小夫妻兩回房後,王氏就嘀咕了一句。
“甭管像誰只要能立起來就行,瞧她這行事是個能撐住事的,這樣就很好。”像張氏這種人家,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竟然沒有受親爹影響也變的小氣吧啦的,實屬不易。
“你說的也是。”王氏嘆了聲氣,突然又道,“你說張氏爹,怎麼就這麼個性子,又不是生長在小戶人家。”
“唉,就張家那亂糟糟的一團,生長在那樣的家庭裡,還不如生在小戶家呢。”
她這次可是讓人又去打聽了一下,聽說張氏爹從小就被其他幾個哥哥欺壓,再加上除去大房三房是嫡系,其他兩房都是庶子,庶子的生活從小就不被待見,比下人的生活還不如,三餐不濟都是常有的事。像銀錢上,一年到頭手裡都不會超過十個銅板。直到長大了,生活才慢慢的好起來。
一個人從小窮怕了,一旦有錢了,還不死命的攥在手心裡。從小養成的習慣,節儉過頭就是小氣摳門了。
因楊初夏母子幾個第二日就要出發去山東,這一晚就在楊家這邊吃個團圓飯。
回到葉家這邊的時候已經很晚了,就將陽陽先打發去睡了,又將家中下人叫來細細交代一番,像曹家錢小靜這種人平時要多留意幾分,楊樹村這邊有什麼不對的地方,立刻給他們送信去。翌日就帶著三個小包子離開了楊樹村。
“夫人,前面好像有人辦喜事,路都被堵上了。”一條路本來夠兩輛馬車走的,卻偏偏兩邊看熱鬧的擠了不少人,讓他們進也不是退也不是。
“辦喜事?這麼早?”楊初夏看了看天色,這才辰時,新娘子這麼早就出發了?
☆、第1462章
“這位夫人不知道吧?新娘子沒成親前就住在夫家了,這出門能不早麼?”一位圍觀群眾,見楊初夏掀開了車簾,就拉扯了幾句,“又沒有人給新郎設攔路檻,又沒有人問他討紅包,這迎親迎的能不快?”
“人家呀啥事都趕早,洞房都提前完成了。”另外一個婦人頗為不屑的說了句。
這不就是傳說中的先上車後補票?在古代也有這麼思想開放的人?楊初夏挑起了好奇心,就隨口問了句,“這是誰家娶親啊?”
“還能是誰家?不就是咱們鎮上有名的張家大少。”說話的人還以為楊初夏不知道這張家大少是誰,特意多說了幾句,“就是前陣子帶個狐狸精回家,把原配夫人氣死的那個大少爺,這不,夫人剛死都沒過五七呢,就迫不及待的娶小狐狸精上門了?”
她這麼一說,楊初夏還能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