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遺圓明園
作者:雲輕輕
文案
圓明園,本來是叫夏宮。這本小說,就是關於圓明園的一個小小的卻深沉的愛情故事。你們是否知道常嬪?常嬪在道光時期初為貴人,歷咸豐、同治二朝累晉為常妃。咸豐十年,當英法聯軍侵入時居圓明園,驚嚇而卒。本來是一個很普通不過的妃嬪,因為與圓明園扯上關係,而被歷史記載。 此次的文章,是為她而寫的故事,為這個寂寞一生的女人而寫。
內容標籤: 穿越時空
搜尋關鍵字:主角:常若嵐董文豐 ┃ 配角:奕忻杏貞 ┃ 其它:
楔子:福海泛波
1983年,圓明園淪為廢墟一個多世紀後,終於在北京的城市規劃中被定性為遺址公園。作為遺址公園建設的一期工程,福海於1984年12月1日開挖。
沉睡了一百多年的圓明園,在一片熱火朝天的勞動場面中甦醒了。
十幾部推土機咆哮著,將一個多世紀以來填沒福海的淤泥清出。在福海邊生活、耕作的農民揮舞起鐵鍬,把他們祖上幾代人挖山填湖造出的稻田掘去。機關單位來了,普通居民來了,附近駐軍來了……參加義務勞動的人前後共達十萬人次。
耕種了數十年的稻田幾乎要把福海填平,如今,泥土挖去,一池碧水還給福海。曾被掩埋殆盡的石頭駁岸重露崢嶸,勾勒出福海的輪廓。
福海位於圓明園三園的中心地帶,水面近於方形,寬度約五六百米,總面積約為28萬平方米,加上週圍的小水域,共計32萬平方米。圓明園盛時,福海碧波盪漾,四周佳景遍佈,群峰倒影,“方壺勝境’’、“平湖秋月“、“澡身浴德’’等等景緻連綿呈現。
福海曾給皇家的御園生活增添了無窮的樂趣,但是它並沒有給皇家帶來幻想中的福氣,相反倒成了埋葬圓明園管園大臣的水中墓穴。1860年,圓明園被英法聯軍劫掠、焚燬。管園大臣文豐無力護持,在一片火光中自沉福海。
到新中國成立時,被稱為“圓明園鼻樑’’的福海已經逐漸淪為葦塘,一半水面被填平成稻田,並在西岸形成居民村落。一如圓明園當年的輝煌,被毀後只能“於瓦礫相見亭館,於芒葦相見湖沼,於荊榛相見花樹’’。
1985年6月底,福海工程完工注水,一湖碧水重又泛起清波。雖然水面上再也對映不出萬園之園綽約的風姿,但這畢竟是圓明園被焚燬一個多世紀之後,得以恢復的第一個景觀。
百餘年來,萬園之園的劫難被人們痛惜、哀嘆,它的輝煌和瑰麗又被無數次在想象中描摹、神往,如今,終於有吉光片羽得以重現。
第 2 章
常若嵐信步走在福海邊上,找到平常常坐的那個地方,安靜的坐了下來。這是常若嵐來了多次以後發現的地方,遊客比較少往這邊走。
作為一個21世紀的新新女性,常若嵐卻有著一個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結………圓明園。不知為何,她近乎偏執的愛著這曾經的萬園之園,如今卻只剩下一片廢墟的圓明園,尤其是福海,有空的時候她總會來這裡逛一逛,這裡是她心中的一片淨土。從她上初中的時候第一次聽到圓明園開始,她的心就被吸引了,她不可自拔的愛著圓明園,近乎偏執,近乎瘋狂,只要的關於圓明園的所有資料,她都有收集著。所以在她高中畢業的時候,毅然決然的選擇了北京的學校。她告訴自己,一定要來北京上大學,只為了見那心心念唸的圓明園,和福海。而每次見到圓明園,看到那一片一片的廢墟時,常若嵐的心中有的不是哀嘆與惋惜,而是滿滿的熟悉與心疼。尤其是在福海的時候,她的心中有著濃濃的眷戀與依賴,還帶著淡淡的憂傷。她也不知道為何會有這種感覺,但是她享受著這種感覺。
每次來到福海,常若嵐總是會放空自己,不去想生活的煩惱,不去想工作的壓力,什麼都不想,全身心的放鬆自己,曬曬太陽,看著人來人往。可是今天,她卻有點思緒飄離,各種回憶紛紛擾擾爭先恐後的湧入腦海裡。
轉眼間,常若嵐來北京已經八年了。八年的時間,足以改變一個人。常若嵐也不例外,八年裡,她從一個稚嫩的大學生變成如今的成功女性,這一路走來,有多少心酸,多少難過,多少眼淚,只有常若嵐自己心中有數。可是無論經歷了什麼,圓明園始終是常若嵐心中的一片淨土。無論世事如何變遷,她心中對圓明園的喜愛從未減少,反倒是一日日變得更加深沉與濃厚。所以只要一有空,她總愛來這裡走走。只要一看到福海,她的心,無論有多麼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