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寶瑩及時的解釋道:“嶺南來的第一批茶,今年新入的,往年我多是喝閩中的。”
喬寶瑩的話卻讓所有人都看向了她,她不是農女出身麼?還有蘇大人不是寒門出身麼?怎麼對茶葉如此熟悉,還有剛才那話裡頭是什麼意思?嶺南的新茶,往年喝的是閩中的,那他們的銀子哪來的?
“各位要是喜歡,隨後我叫人給各位府上送去一些,自家種的茶,掌事的每年送來都是吃不完的,陳茶又不喜歡,之後都給下人喝了。”
喬寶瑩的話再次令所有人震驚,好半晌,衛氏哈哈大笑起來,看向喬寶瑩說道:“知州夫人真逗,這雨前茶你給下人們喝?做你府上的下人也太好了。”
然而衛氏笑完,其他的貴夫人卻並沒有人接話,喬寶瑩也是含笑看著她,並不反駁她。
衛氏端起茶細細品了一口,心中微驚。
韋氏嚐了嚐後,說道:“那敢情好了,知州夫人慷慨,我也跟著享了口福。”
喬寶瑩朝白九看去一眼,很快白九給各位夫人的桌前送上一袋茶葉來。有人立即拿起來細細聞了聞,味道果然跟她們喝的一樣,看來知州夫人說的不假,所以蘇大人其實很富有?
喬寶瑩接著說道:“其實我平素都不太管這茶葉的賺數,畢竟這茶葉的生意是我無意間做起來的,我平素——”
沒想黎氏這個時候開了口,“我兒媳婦開醬坊,到處都有,醬鋪子也有不少,喬氏醬鋪就是其中之一產業,在我們零陵郡,上到高官,下到走商,都喜歡買喬氏醬鋪裡的醬汁。”
黎氏總算能搭上話了,在這一點上她覺得這個兒媳婦很有能耐,當然她藉著她兒子的官勢,這當中也多虧了她的兒子有能耐。
在場的貴夫人聽後,全部都不說話了。
喬寶瑩和黎氏的這一番話要是放在京城裡的貴夫人面前一說,只會遭來白眼,行商是多麼低賤的事,她們要比的是誰的官大。
而到了平江府卻不是這樣的,這些人雖是官夫人,可是他們都是地方世家之後,家中底蘊豐厚,都有行商,完全不靠著那點官員的俸祿,平素吃穿住行也是極為講究的。
久而久之,他們不比官階,卻比的是哪家更加奢華,哪家更加富有,喬寶瑩今日忽然說了這些事來,他們有些接受無能,他們夫妻兩人一直在他們的心目中是寒門,哪有那麼多的銀子去。
“不知各位夫人剛才吃了我做的飯菜,可有嚐到味道有些不同?”
其中幾位品嚐了的,立即點頭。
喬寶瑩接著說道:“那是我新研製出來的醬汁,味道略甜,外頭世面上還不曾有。”
很快白九又給幾人送上了新制的醬汁,喬寶瑩順勢說道:“此醬適合涼拌小食,也無須再加別的調料,味道就夠了。”
說到這兒,大家也相信喬氏所說的話怕是真的,其實他們得到這些訊息後,只要回去查一查,便什麼都知道了,只是忽然的反轉令這些人有些不舒服。
以前還感覺比別人優越,如今看來,若真如她所說的,人家比他們優越才是,難怪蘇大人來了平江府後油鹽不進,兩袖清風,對他們這點小恩小惠,根本就看不上眼。
原本是為了學院的事而來,沒想來了後話題全部都變了,大家也不提學院的事了,因為提了也沒有用,人家古池先生也是油鹽不進,不過是解了口鬱氣。
眼下喬寶瑩叫下人送上插食,很快他們吃吃喝喝的,反而二三人一夥的聊起天。
喬寶瑩見黎氏又在吃東西,她便拉著喬三和喬六走去了後山腰。
這兒路有點險,所以沒有人過來,三人在石板上坐下,喬寶瑩說道:“我都沒有帶兩位姐姐出來遊玩一下,今日又跟著這麼多的人出來,也不能顧及你們,真是抱歉。”
喬三和喬六豈會計較這些,喬三卻是與喬寶瑩說起剛才那些貴夫人的事來,問過了各位夫人家裡的官階,喬三撇了撇嘴,“官階都不高,不及燕北。”
“在燕北,像趙牧這樣的人物便有兩位,還有一位是朝中來的大臣,官到三品,常年呆在燕北,有監督之意。”
喬寶瑩倒是對燕北挺有興趣的,以前鄔總管便跟她說過李原的身份,應該是皇室的成員,只是皇家的事很複雜,三兩句話解釋不清楚,但李原一家一直留在燕北,不管多富都不曾離開,如此看來,怕是還有特殊意義的。
聽了喬三說起燕北的事後,喬寶瑩覺得李原雖為皇商,但在燕北的身份卻是不低,連那位三品大員都與李原結交,家裡有喜事,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