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時候,不僅喬寶瑩看呆了,連一旁的掌櫃也是驚了一跳。
寫完後,掌櫃的唸了一遍,只覺得這對聯對的精功,又把他這鋪子裡的生意也給說了出來,還有這一手好字,恐怕與那老夫子也差不了多少了。
大門的對聯字寫得大,筆自然也用得大,小側門的對聯寫得小些,蘇辰半途換了一支筆,寫完對聯後他又把筆洗淨置於筆架上。
那掌櫃的看了一眼,對這個年輕後生越發的讚賞了,這人有才,將來前途無量,且這人沒有半點架子,以屈能伸,幹起農活來也做得挺順溜,將來不容小視,倒有心結交一番。
於是那掌櫃的上前說道:“這位讀書郎倒是有才了,正好我鋪子裡新出了選單正缺個寫選單的人,不知道讀書郎接不接這活計的?”
瞧兩人身上的穿著,一身布衣上有補丁數個,也不是什麼富有人家,這人又沒有架子,恐怕是接的,那就省了一樁事了。
蘇辰應下了,抄書也是抄,抄選單也是抄,眼下缺的是銀兩,自然願意的。
喬寶瑩本要拒絕的,見蘇辰應下了,又有些心疼他,先前說抄書,怎麼說這抄書是鞏固自己的知識,可抄選單就不是個事兒。
喬寶瑩看得出來這掌櫃對蘇辰很欣賞呢,便順勢問道:“掌櫃的,你們這鋪子裡頭新開張,不是也需要一些菜農,我今個兒新鮮打的豆腐,若是掌櫃的看得上眼,不如買了如何?”
正文 第17章苦中有樂
那掌櫃的看向屋裡擺著的兩個擔子,那擔子裡頭瞧著也不輕,這麼多豆腐,他這一日未必賣得出去,於是有些為難。
喬寶瑩見狀,接著說道:“這豆腐做成的菜式我倒是有幾道,不如我做出來給掌櫃的嚐嚐。”
那掌櫃的眼前一亮同意了。
那掌櫃的給蘇辰上了茶,就讓夥計帶著喬寶瑩去後院廚房,蘇辰擔心她,喬寶瑩卻是對他笑笑,叫他安心。
來到後院,發現是一個四方小院子,中間一口井,水都從這兒來,這店鋪的老闆還是有錢的,還在院子中打了口井。
喬寶瑩想了想,第一道菜她想做泉水豆腐,雖然泉水豆腐用豆漿熬成,顯然眼下這麼做是不可能了,好在她的豆腐這麼嫩便是優勢,再加上這時代的水質極好,井水純淨無比,還帶著一點兒甜味兒。
一道麻婆豆腐,一道釀豆腐。
做完出來,那掌櫃的笑了笑,嚐了味道,覺得很是滿意,便一口氣把他們的豆腐全部買了,說如果兩人願意,以後每隔兩日可以按份量送些來,目前不敢訂多。
一場送兩次,這樣的話就好了,也算是一筆不小的收入,主要是這豆腐生意穩當了,有了固定收入。
至於價錢方面,那掌櫃的倒是沒有還價,按著喬寶瑩出的價便收了。
寫對聯,對方給了一百文,買豆腐得了三十文,又收了寫選單的筆墨費八十文,不過這八十文筆墨費是要買筆墨紙的。
兩人先是去書鋪,蘇辰接了一筆抄書的活計,再買了紙和筆墨,接下來,喬寶瑩想買一臺小石磨,這是要時常打豆腐的,沒有一臺石磨不是個事兒,而石磨不能像王大業家裡的那麼大,喬寶瑩弄不動,很是吃力。
小石磨是最好的,價格也便宜一些。
於是問了那工匠定下了石磨,下次集市便來拿貨。
轉眼除去筆墨費,只剩下五十文了,這石磨交的是定金。
五十文錢,喬寶瑩買了二十文的豆子,還上包子鋪裡買了三個肉包子,兩人便往回走。
來時也是蘇辰挑擔子,帶回去的兩鬥豆子也是蘇辰挑的,兩人一人吃了一個肉包子,剩下那個本是給蘇辰吃的,蘇辰卻省著給了喬寶瑩。
這麼回了村,到村口就撞見了蘇家院門裡出來的婆母黎氏,黎氏看了兩人一眼,連蘇辰都沒有喊,轉身便把門關了。
喬寶瑩看了蘇辰一眼,蘇辰沒有說話,臉色有些不好。
回到茅屋裡,蘇辰進屋溫書,喬寶瑩去了村裡一趟,把先前賒的豆子錢給了王大業,一共是五文錢。
莫氏挺羨慕的,沒想到兩人出個門就得了銀子,聽說還在鎮上買了豆子,莫氏得知後,便說以後要是買豆子便在她家裡買,比鎮上便宜兩文一斗,喬寶瑩聽了自是高興,也免得蘇辰挑擔子。
接下來送貨,喬寶瑩依然是王大業家的石磨上磨的,由蘇辰天沒亮就挑到鎮上送給喜迎客。
終於等到集市,兩人合夥把石磨給搬了出來,又從王大業家裡拿了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