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邊報分邊記錄。
“咦唏,南蠻子①有兩手啊!這橫豎道道劃得蠻叫好看。”說話的盧秀貞認出是莊西頭住的王富貴。他話音一落,幾個老鄉頭都湊過來議論紛紛。
馬隊長也把工分簿拿了過去,內行看門道麼!他很快發現這樣的記錄方式條理清晰,日期和人口都一目瞭然,最後的小計也很是便於統計,滿面笑容誇獎:“小盧啊大上海來的知青就是比我們侉子厲害,好啊!”
盧秀貞自是點頭應是,怎麼說這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能有兩把刷子讓老鄉高看一眼,誰還不好好幹呢!
剛要下筆,三嫂擠進來一把拽過簿子,看完哼一聲扔了回來:“劃得好看算什麼,算工分算對了才叫本事”扭著身子就扎進人群。有人就大聲調笑:“你們家同勇你以為好能幹!就是個雞/ 巴侉子”三嫂罵了句什麼,一群人哄一下就鬧開了。盧秀貞也笑,這邊的老鄉平時說話都是葷素不忌,粗話是張口就來,但是打趣也代表和你親近不是麼!
最近還沒有到真正農忙的時候,每天的工分也都沒有發生什麼爭議。就這麼到了三月底,莊裡迎來了新的知青,一撥八個人,五男三女,還有安徽師範大學下放的一位老師,馬隊長又要安排這九個人的住房,又是辦交接的糧油、商品供應關係,隊裡的勞動分派又天天得盯著,實在忙不過來就把噶梁和盧秀貞叫來搭把手。
這批上海知青都來自三好中學,五位男同學:王俊、顧廷愷、趙佳、沈傑(外號和尚)、高建晟,三位女同學:陳綺菲、黃愛敏、施軍。年青人打成一片非常快,男的那個和尚很快和噶梁勾肩搭背的住進了小破廟,有點名副其實的意思了。剩下的四個兩兩安排到了之前說好的老鄉家,女同學三個人也都住進了生產隊閒置的一個雜物房。
做完飯盧秀貞端了一小鍋麵條和自己偷渡出來的一點大頭菜給三個女同學送了過去,把莊子的情況跟他們講了講,現在就要進入播種期了,他們得儘快適應環境,當然不是每個知青下鄉都老實的勞作的,家庭條件好的完全可以靠父母救濟,三天打漁兩天曬網的知青也不在乎那一天幾個工分。
正在燭光下給家裡和二姐寫信時,陳綺菲來還鍋和碟子,她長了一對笑眼,秀挺的鼻子下小嘴嫣紅,看上去有點像後來的那個影星陶紅。大概人是要講些眼緣的,盧秀貞一見就挺喜歡,拉著她坐在炕上一比兩人一樣年紀,論起月份竟還是陳綺菲大了幾個月,再一聊陳綺菲的外婆家離盧秀貞家很近。
花季少女總會因為生日相同、愛好一致又或者喜歡同一個人之類的理由莫名親近,才一會兒兩人親近不少,也因此曉得了陳綺菲家裡的情況。
陳綺菲自己家是住在順昌路弄堂深處一幢小洋房裡,解放前1…3樓都是他們家的,但是因為她父親的歷史問題,現在只有三樓是他們的了,她母親又要掙生活又要照顧他們兄妹三人實在看不過來,她就經常在外鹹瓜街她外婆家住著,住一兩天當然沒什麼,可舅舅也成家了呀!家裡舅媽、小表弟人口一多自然很多事轉不開,下鄉也許對於她算是一定程度上的解脫。
提起生活上的負擔,陳綺菲顯得心事有點重,好在兩個人都比較樂觀,又大致說了說盧秀貞以前在兵團的事,時間也就不早了。
“阿菲,我快要拿壯勞力的工分了,我家也沒什麼負擔,你有什麼不方便的時候一定要找我啊!離鄉背井的,不要抹不開面孔,我們自己過好了,以後才能報答別人。”
“秀貞,謝謝儂!真沒想到我還能有這麼好的運氣,千里之外還能認識個妹妹!”
兩隻手緊緊交握,誰也沒料到,這份來自鄉村的友誼綿延到了今後漫長的歲月裡,而馬康莊這個小小的土草房成為了回憶長河中最溫暖的那顆石子……
第5章 歲月靜好
“秀玉,快出來,秀貞的信!”盧秀鴻站在屋子外面衝裡面喊!
“哥,儂今早哪能有空來?你們師最近可是結棍來(厲害)!”盧秀玉小跑著出來。
提起這個,盧秀鴻也忍不住得意的點點腳“要想人前顯貴,就得人後受罪。我們在‘大醬缸’子裡泡著那不是一天兩天了。”
盧秀鴻所在的“建三江”現在在黑土地上可是赫赫有名,他們六師當年靠四萬多個知青和退伍轉業軍人在北大荒淺過膝、深沒腰的沼澤地中,硬是創造了奇蹟,當年開墾、當年種地、當年打糧,當年做貢獻!到了今年夏天,已經有了107萬畝的土地,在農墾史上成為了一個耀眼的里程碑!
“看把你得瑟的,儂一個人麼?把衣服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