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年紀小,他們這些人之間也偶爾會爭個長短高低。姜儉的長相比不上姜良、姜智,又沒有姜禮、姜勇他們高大,所以時不時的就會受一點氣。
姜溫記得,姜儉每回都悄悄報復回來了。
他告訴姜姬,“他還在姜智褥子底下撒尿呢。”不是撒在被子上,也不是褥子上,而是褥子下,幾乎是尿上去後沒多久,就全浸在榻上了,再鋪上褥子,躺在上面時根本不會有感覺。
就是會一直聞到尿騷味,過上幾天,會更明顯。
姜智因為一直能聞到尿味,氣得把睡在他左右的人都給折騰了一遍,非說有人尿床了。
姜姬發現問題:“你沒有告訴阿智。”
姜溫微笑:“阿智小時候挺會氣人的。”
姜姬笑了兩天,一想起來就笑。真想現在見一見阿智,問一問這段往事,看一看他的表情啊。
唉,她有點想念魯國的人了。
第595章 能者多勞
姜儉撫摸了一下藏在枕下的魏國國書; 心中不停的回想著跟姜溫和公主坐在一起時的情形; 對了; 還有小公主。
公主說:“你多休息幾天,這公主城中也有不少事要你去做。放心; 你這個晉人大夫的身份是不會浪費的,何必急著回去呢?”
可他想盡快幫得上忙,儘快幫公主做事啊!他活著不就是為了這個嗎?從一個奴隸到現在,他現在才活得有價值有意義!
他想回到鳳凰臺去!
阿溫說他也想去,“我跟你一起去。就說; 你是在徐家遇上的我。也是我告訴了你魏國太子被徐家所害的事。”
公主搖頭:“不妥。沒人會信徐家暗害魏國太子。換個說法。”
姜儉說:“你不要跟我一起回去。我先回去,然後你再想辦法透過別人進鳳凰臺,這樣你我說的話相互印證; 更能取信於人。”
姜姬說:“既然你們都想好了; 那我也不會再攔著你們。阿儉,你想好怎麼讓徐家跟魏國扯上關係了嗎?”
姜儉跪在朝陽面前; 痛哭流涕:“我差點就死在徐家了!”
他說,他剛到徐家時; 徐家對他很客氣; 除了徐公一直想知道魯國和魏國的事。
朝陽不相信他; 懷疑地問:“為何問你啊?”
姜儉說:“長公主不知,我王之姐; 曾嫁魏王為後; 後來魏王害死了她還不敢告訴先王; 先王得知實情後就一病而死。”
他說; 晉王年幼,剛繼位時不敢得罪魏王,也不敢追究王姐的死因,只好忍氣吞聲。
而魏國先王后所生的小太子,卻在先王后託負下,到了魯國,由摘星公主收養撫育。六年前,小太子回到魏國,結果受到魏王的冷遇和虐待,不得不回到魯國,一直被魯王照顧著。
這事,朝陽還真不知道。以前她也沒關心過這個啊,現在她也不關心。諸侯小國的一個太子是生是死,在哪裡長大,跟她有什麼關係?她又為什麼需要在意?
現在聽姜儉說起,只覺奇事奇聞,有趣。不過聽過就算了。
但魯國養了魏國的太子,魏王又娶過晉國的公主,這樣三國不就聯絡起來了嗎?
然後,姜儉自稱自己在徐家時想借書看,就在徐家人的書房裡,翻到了這本魏國國書。
奇特的是,魏國國書為什麼會在徐家,而不在鳳凰臺呢?
他雖是晉人,但身為陛下的傳旨,是有理由去問一問的。他就先藏起國書,然後再去找徐公詢問。
然後,徐家就這樣害了他。
這國書肯定有問題啊。
所以等他逃出來之後,就立刻拿著國書來見朝陽公主了。
之前他也根本沒出城,就是被徐家藏起來逼問國書的下落呢。
聽了這麼一大段故事,朝陽終於有興趣去看一看這魏國國書上寫的是什麼了。
至於姜儉,當然被帶下去看管起來。他現在可不是什麼傳旨,是個待罪之人。
看完國書,朝陽自然很生氣。這魏王好大的臉啊!
可她又不敢直接拒絕。再沒見識,她也知道現在的皇帝管不了諸侯王。舉個最簡單的例子,諸侯王求見皇帝,皇帝是一定要見的,如果皇帝不見,諸侯王可以對天下人說皇帝怠慢他了。
朝陽想像歷代皇帝一樣馴服諸侯王,朝他們要人要錢要糧。可如果諸侯王真找上鳳凰臺了,她就害怕了。
魏王的國書上充滿不馴,要怎麼處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