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73部分

那是在喊你們去吃奶,小傻子!

第631章 12點前!

冬去春來。

新的一年; 公主城外城又多了許多新的草房子。

在外城的邊界上密密麻麻的冒出了一大片蓋著鮮綠的野草的房子,叫人看著心喜。

也把春天新冒出來的茅草給禍害得差不多了。

草房子真的是百姓們非常喜歡的房子的; 它蓋起來快,還不怎麼花錢; 家裡人加上鄰居就能把房子蓋起來。非常適合身無一物逃來此地的逃人。

蓋起房子以後,有了棲身之所。男人可以去市場上找活幹; 女子去紡織局登個記; 就可以去局裡紡線、織布或繡花了。哪怕是小孩子; 也可以去學校學一學魯字和數學; 等學會了就可以去做抄寫和宣講的活兒; 這在市場和官衙門口都有; 非常受百姓歡迎。

這裡的氣候不同於魯國; 種桑養蠶,紡線織布繡花已經有了成熟的市場。紡織局的開設就順理成章了,所以在公主城,女子立戶、領糧領錢非常正常,比在魯國受到的攻擊還小。

至於小孩子,看著他們滿街亂跑; 寫出一個個長腿短腳的魯字就叫人高興。

男人則都更喜歡種地,今年開墾新荒地的又格外多,都是託“河谷糧”的福。

“河谷糧”告訴了百姓; 種地也是可以發家致富的。

近一年半“河谷糧”的瘋長已經讓百姓們眼熱了; 姜姬沒有讓人把河谷糧種投出去之前; 百姓已經開始試種河谷糧種; 他們都是自己千方百計從市場中花高價買種糧,再回來試種。

等姜姬把河谷糧種交給他們試種時,一開始還想防著百姓中有人再把糧種拿去倒賣,上了連座制,還想殺雞給猴看,結果膽敢犯禁的了了無幾——百姓們抓到倒賣糧種不好好種地的,自己就先處以私刑了。

姜姬的人還要費盡心血把人救出來:都是難得的人力,殺了幹嘛?幹苦力去啊,那麼多活沒人幹呢。

姜姬對墾荒也是非常支援的,只需要到府衙登記,劃定區域,別搶了別人的地就可以墾了,墾出來都是你的。

荒地按先來後到論,誰先到府衙登記這地就是誰的。

但有的人只會墾,不會種。或者沒有時間沒有精力去種,所以現在冒出了一個非常奇特的行業:種二手地的人。

就是有人先去登記,把地給佔了,再出錢請別人墾,這一步是不需要花太多錢的,就是把地翻翻,把草都給除了,地裡的草根拔了,石頭什麼的清理乾淨,周圍開出一道水溝,如果有田鼠蛇窩什麼的也清理一下等等。全是力氣活。

再然後,把這種墾好的地租給別人種。

姜姬:“……”

大概是商業發達的緣故,這種類似早期分工的活動形式在公主城特別明顯。從魯國送來的信中也說樂城、商城、鳳城幾個城也都零星出現了這種工作模式。魯國其餘的城市則還是老樣子,沒有類似的商業行為萌芽。

她也不知道這是好是壞,但既然是百姓自動自發變成這樣的,她也只是命人進行規範,發現其中的害群之馬,懲罰剔除後速度立法,以確定行規,免得有人混水摸魚,把這好事變成了壞事。

從目前看來,這樣倒是對解放勞動力很有幫助。

之前登記的人可以說是另一種形式的“地主”了,為了避免這成為大商人或有財有權者的圈地行為,姜姬在立法中對“地主”的限制最多,比如鑑於他是地的“所有人”,所以在此地上發生的切不法行為,他都要負上三成的責任。代入到魯律中,就是不管別人交的贖罪錢有多少,他都要再付三成。

這確實讓那些一開始瘋狂“圈地”的人收斂了不少。

另一邊,一些青年無業的人都很願意當墾地的人,卻不願意親自去種地,因為種地要種上一年,花費時間太久。他們一般在公主城都沒有住所,家人親人也都不在這裡。這些年輕人都“流浪”慣了,並不想在這裡定居。

墾地這種活非常適合他們。沒有危險,包吃包住,工錢按份結,勤快的話收入不匪,能很快看到回報。

最後種地的人當然就可以輕鬆點了。

很多人都習慣了當“奴隸”,他們有很多根本不知道這地只需要到官衙去登記一下就可以變成自己的。有的則是害怕一旦成為“地主”,就要交糧稅了。特別是從河谷逃來的百姓最害怕這個,他們寧可去種別人的地,也不願意自己有地。

可以說這種行業之所以容易之間蓬勃發展,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