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身邊任個女官吧,日後撫育公主的子女,也算有功。”
白哥:“何必等我呢?你這就把人送回去,不更叫摘星公主記住你的好處?”
公主城。
姜姬聽說黎氏女又被黎家送回來了,十分驚訝不解。再問,白哥沒回來,再再問,少了一人。
“聽說回家後就自盡了。”侍人嘆道。
姜姬沉默半晌,讓人好生照顧這些黎氏女:“問她們想做什麼,看情況安置吧。若能忘了黎家的,不妨收下。”
侍人應下來,又說起白哥:“不知他怎麼說動黎家把人送回來的。”這下,姜姬倒要笑了。
“他不是說動黎家把人送回來。他是借黎家的手,告訴我,他現在是在幫我做事呢。”
侍人一想也明白了,白哥帶走黎氏女送其返家是為了反對公主,現在他再讓黎氏送回黎氏女,則是向公主投誠。
“好生聰明!”侍人大笑道,“果為徐公弟子。”
第620章 可惜
之後, 萬應城黎家就開始向河谷靠攏了。
姜姬這裡得到訊息很快,卻不是白哥送回來的。她是從商人處得到的訊息,因為萬應城的人到公主城來找商人進行採購送給慶王的禮物。
大宗的買賣, 商人們已經習慣先進行公證了,雖然要交上不菲的公證費,但這筆錢, 他們給的心甘情願。
姜姬也大開方便之門。有時她自己也樂意出讓一些她庫中的“寶物”。
於是,就有一個商人來找姜姬, 說想求購一篇美賦。
吹捧的美賦也是很好的禮物。她也是在自己開始做生意之後才知道的, 當年在魯國樂城送給她的那麼多篇賦中, 可能有三成都是“求”來的。
也就是說, 按題作文在這裡也是很時興的一門生意,特別適合文才極高,卻急需錢財或名聲的讀書人。
由於讀書不多的關係, 商人哪怕積了幾代的財富,足以敵國,卻不可能攢下無數名家名筆, 用以給子孫開蒙學習,而送到名師那裡,名師也要看一看資質, 不夠聰明的就算送過去了, 名師也不可能花大力氣去教導。
這樣一來,在需要美賦的時候,商人們更多的是直接買。不過他們的做法更聰明些:備上厚禮, 上門相求。
有的耳根軟的世家子可能就直接給他們寫了。
姜姬欣然答應。
看在錢的份上嘛!
商人求賦共兩篇,兩篇都是讚美慶王的。只是其中一篇,商人提了個小小的要求:希望在賦中稍稍提一句慶王的大公子。
所以這其中一篇是給這個大公子準備的。
拿他比父,沒有比這個更好的稱讚了。
姜姬就轉頭指示衛始,兩篇賦都要著重描寫諸侯王窮奢極欲的生活,還有天高皇帝遠的自由自在。
衛始想了想,擔心會不會太露骨了。萬應黎家未必會看不出來啊——他們就是商人背後的人。
只是萬應黎家不肯自己親自出面求購,這才轉託給商人,寧可讓商人賺這個錢,也不要這件事明面上跟黎家有太多牽扯。
“他們也沒安好心啊。”姜姬笑道,“不然,何必要吹捧慶王大公子呢?黎家習慣了,不選老大,總是挑老二下注。”
這話粗俗,但衛始明白後就皺了眉:“這麼說,這黎家打著這個主意?”
黎家一開始選的就不是慶王,而是慶王的大公子。如果當真讓他們計成,那慶王與其長子就不可能和睦了。
挑動父子不合,這黎家其心可誅。
衛始很討厭黎家這種做法。他雖然信服公主,但那是因為公主有大智慧。黎家只是想從河谷取利,就能對一國諸侯父子下毒手,可見其趨利之心何等熱烈。
既然黎家存心不良,就算看出賦中文章也不會在意,說不定還會以其為寶呢!
他用心揣摩數日,終將兩篇賦寫了出來。
姜姬拿來讀了一遍,只覺得滿目金光耀眼,美人的玉臂纖腰觸手可及。
衛始先用三分之一篇幅誇諸侯王的權柄之大,雖上有皇帝,但皇帝之下就是他,這一方天地水土皆在王之掌中!四方神明,山河草木,春夏秋冬,皆聽王之號令!
當真是非常威風了。
然後再用三分之一的篇幅誇慶王的宮殿,何其廣大,何其華美!
崇山之上有宮殿,四海之濱有宮殿,山川秀美,皆為王土,王號令一聲,三月即建一宮,宮中有南海寶樹,有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