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禮相待”的。自從他要去當諸侯王以後,對徐公等人非常客氣,除了不許人走之外,跟家人見面,傳信,這完全都可以。
他還曾想把各家中的子侄或寵愛的兒女給一同“接”進宮來,以為要挾。後來差點再激起一波反抗才作罷。
等兩邊都知道對方的底限後,和平終於到來了。
兩邊現在甚至可以坐在一起飲酒作樂了。
只是現在就僵在這裡了。
不能說這樣不好。外面的人“沒有”發現鳳凰臺上的異變,或者就算發現了,又“忠心”的沒有說破,這都表示鳳凰臺沒有亂,大梁沒有亂。
這比徐公最早設想的最糟的情形要好得多。
只是他也並不慶幸。
反生出些許恐慌。
他本以為皇帝不在,有他們這些忠心的臣子在,大梁才能安然無恙。
可現在他們也“不在”,這天下照舊還是那個天下。
雖然他也知道如果這樣的日子持續下去,早晚會出問題。別的不說,那姜幽虎視眈眈。既然有一個她,自然會有千千萬萬個她、他、她、他……
他不會認為這天下只有一個姜幽生出了邪念。
唯一可取的是,這姜幽目前看來,是距離皇位最近的一個。心性手段都可以磨練,她的運氣可以說是相當不錯的了。
趁著雲青蘭正在跟朝陽公主糾纏,徐公趁機在宮中四下散佈了一些流言。
比如,皇帝的事,大家以前是裝不知道,現在裝不下去了吧?都“知道”了吧?
那等除去雲賊後,接下來該如何是好呢?
眾人倒是都有主意,七嘴八舌道。
朝陽公主肯定是幽禁帝陵了,這輩子休想再出來了。
皇帝……讓他生孩子!從各地選送淑女,一定要皇帝生出孩子來!
徐公:那要是生不出來呢?
眾人面面相覷。
徐公:以前朝陽在時,也千方百計替陛下選送淑女,可有結果?
眾人紛紛皺眉思索。
徐公:我有一計,諸位姑且聽之。
眾人忙道:徐公必有良策!快說!
徐公:陛下或有隱疾,不能傳下血脈,我等何妨效法大紀奶祖呢?
這說的是大紀的一個非常厲害的公主,名叫奶,又稱奶祖。
奶祖公主爹是皇帝,弟弟是皇帝,弟弟的兒子還是皇帝。她不服氣,她說我爹也是皇帝,憑什麼我不能當皇帝呢?
弟弟說,因為你是女人啊。
她說,我是女人,我生的是兒子啊。
弟弟說,你別開玩笑,難道我要把帝位傳給你兒子嗎?
把她趕出去了。
等她弟弟死了,她侄子當了皇帝,她又來了,還是一樣的說法。
她對侄子說:你爺爺是皇帝,你爹是皇帝,所以你才當了皇帝。我爹也是皇帝,我沒當上皇帝,但我的兒子也能當皇帝。
侄子要是也跟爹似的把她趕出去就沒事了,但是侄子很謙虛,就說姑姑你等等啊,我問問老師。
侄子皇帝就去問老師了。
可他的老師不止一個!記載下來的名字有五六十個!
五六十張嘴,都要表達自己的意志一定是最正確的,最有道理的。結果得出的結論是:你姑說的有道理,因為沒有哪個皇帝曾說過女兒生的兒子不能當皇帝啊。
他們翻遍法典,把大紀所有的皇帝所說過的所有的話都找出來辯了一遍後,說不止你姑的兒子可以當皇帝,就連我們這些賢人,都是可以當皇帝的。
某個大紀皇帝的原話可以總結成:皇位,有德者居之。
含意大概是:既然我當了皇帝,那我就是最有德的那個,你們都不如我。
可如果只按字面理解,這是一句非常有大智慧的話。意思相當於皇位誰最有德誰做。
不止不拘限於皇帝自己生的,連天下人都給包括在裡面了。
既然天下人都在裡面,那皇帝自己生的女兒生的孩子更可以算在裡面了。
根據這個最有道理的指示,侄子皇帝就很大度的把奶祖的兒子和孫子都算在未來的皇帝人選內了。
奶祖心滿意足了。
不過侄子皇帝的後代倒是不滿了。他們千方百計的得回皇位後,把奶祖一支給滅乾淨了。
但由於侄子皇帝的後代們這一手幹得太兇狠,引來不少惡名,後面再提起奶祖,都說她的說法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