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密密麻麻的細棉裡衣,哭笑不得。好吧,可能偷抄皇帝聖旨確實有點驚悚。
徐清焰能教給她鳳凰臺的歷史,甚至皇帝與后妃、與臣子相交的事蹟,卻不能把每一道聖旨都背給她聽。她也不知道。白哥也不知道。
而她想知道目前鳳凰臺最真實的勢力分佈圖,從聖旨上是最容易看出來的。
段小情也不是逐字逐句一字不落的抄,他確實聰明,知道她想要什麼,所以他抄的是日期,擬旨、頒旨的人,還有官職名稱和人名。就這幾個要素,可以畫出一幅無比生動的鳳凰臺世家升遷圖。
從圖上看,徐公是第一個。
這個老頭果然不純良。
姜姬暗中發笑。徐家現如今的地位不是別人送過來的,而是徐公自己親手去拿的,因為小皇帝的第一個聖旨,第一個名字就是徐公,徐公是左丞相,還有一個右相姓遊,她記得徐青焰提過遊家,早已沉寂下來了。這個右相,應該是徐公用來填位子的,事實上就是他一家獨大。
而且這份替他升官正名的聖旨,擬旨的就是他本人,頒旨的是毛昭。
現在看來,這一對狼狽早就為奸了。
毛昭當時竟然只是殿上值日而已啊,現在卻已經成了少司空,誰在背後支援他?一目瞭然啊。
徐公自己下了臺,不忘再推一個他的人上去。
往後看,徐公擬旨站八成,直到三四年前,他才漸漸退出歷史舞臺,擬旨的人換成了毛昭。
呵呵。
聖旨中除了官員升降之外,還有祭祀等大事,徐公的名字也是在前面牢牢佔住了位置,死活都沒掉下來,就算是現在,他也在前五位上。最新出爐的祭祀聖旨中,他在第四位,而前三位中,有姜姬一個位子。她找了半天才在末尾找到阿笨和趙姬,只是堪堪綴在聖旨最尾巴的地方,還是另案對待的感覺。
她的名字卻位居第二。
第一是陶然,官居太尉,兼刑議大夫。
刑議大夫?
這是個什麼官?
魯國沒有,徐青焰和白哥都沒提。
姜姬把這個先記下,往前翻陶然。陶氏也是鳳凰臺世家,但她此時回憶起來,徐青焰和白哥似乎都有意避開了這一家,叫她有個印象,卻並不深刻。
這陶家要不是徐家的對頭,她就把這些內衣吃了。
陶家一直不顯,但也一直沒掉出前三名。前兩件裡衣中,徐公擬旨的多,陶然只擬了一兩個零零星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