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班人馬過來,三下五除二就把萬應城變成了公主城。
雖然到人人歸心還有很長時間,但至少看起來一切已經可以算是成功了。
現在衛始已經建起了神女廟,開了學府,召小孩子來學習魯字,抄寫魯字文章,魯商也來了,經過一場大戰的萬應城需要太多東西了,他們與衛始裡應外和,還啃下了少世家身上的肥肉。
現在就算還有替黎家哭的人也不多了。形勢總比人強,何況黎青河死在自己家人手裡,實在怨不得旁人。
所以,現在鳳凰臺上的流民進入萬應城的話,他們是可以接得下來的。而且對衛始來說,新民遠比舊民更好處理,順利的話,這些新民會成為他的助力。
魯商得了她的話後就開始買賣人。
姜姬也從人口買賣中發現被賣的多數是女子和不滿十歲的孩子,有的是奴僕,有的就是妻妾。
而這些人不止賣人,還買人,不過買的都是壯漢,用來看家護院。
這表示雖然冬天過去了,但鳳凰臺下的百姓們的生活還是沒有恢復起來。
除此之外,高門大院的旁邊開始聚集著一夥夥的人,有老人,也有流浪漢,但也有普通人,男女都有。
他們等著裡面的人施捨剩飯。
現在到了春天,天氣變暖和以後,世家公子們又開始聚集在一起,呼朋引伴,欣賞春日的美景。
他們在冬天時悶在家裡做了一些新詩新文,迫不急待的要給朋友們炫耀一下自己的文采。
最近幾年鳳凰臺出了不少故事,不愁沒事可寫。甚至還有人說最近幾年風波頻頻,說不定會催生出來不少文豪大家,日後也有美文流傳後世,乃是一大幸事。
他們這樣吃吃喝喝玩玩樂樂,每日宴席之上,許多菜餚都吃不完,就送到門外讓百姓撿拾果腹。
鳳凰臺宮門前也聚集了不少百姓,他們覺得宮中的公主宴會吃剩的美味佳餚一定更多。可他們不管怎麼等,宮中送出來的永遠只是普普通通的鼎食,和神女廟中施捨的一樣。他們守在宮門外,也沒有見俊俏年輕的公子們出入宮門,更沒有聽到宴會上的樂聲、歌聲。
最後百姓們開始傳說,都道安樂公主驕奢淫逸,喜好享樂,如今看來名不副實。
然後城門前開始刊出一則告示。
告示說徵召壯年男子修造宮牆、宮殿、宮道。
還需要年少兒郎抄寫文章。
也需要女子入宮執役,服侍公主,紡線織布製衣做鞋。
就連老人也有差事。告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