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了大半夜姜幽帶人殺進鳳凰臺時眾人盡皆伏首的場面,到了那時,他必要先哭再嘆,然後再痛心疾首的帶領眾人從了那女子吧?
他要如何哭如何嘆呢?又該在什麼時機對姜幽伏首呢?
他設想來設想去,想出了七八種情形,越想越樂。
突然,外面傳來腳步聲。他貼在牆壁上聽了聽,發覺不是聽錯了,真有人往這邊來,就輕手輕腳回到榻上躺下,閉上眼睛開始裝睡。
醒著的那個侍人看到後,本想把同伴叫起,又明白過來,於是也裝起睡來。
一屋三人都睡著了,不過轉眼功夫,殿門突然被人衝開,一堆人舉著火炬衝進來,進屋不由分說就要砍那兩個侍人,徐公當即坐起,大喝:“賊子大膽!”
裝睡的侍人也趕緊把真睡著的那個給扶起來拖到徐公身前,睡著的那個才驚醒,被火炬的光一衝什麼都看不見也知道攔在徐公身前大喊:“不許害人!!”
殿外一人喊道:“先把人綁起來,不要傷了徐公。”
武士們上前,抓小雞一樣把那兩個侍人拖到外面去,徐公跟著起身,推開要來“扶”他的人,大步跟著出去,到了外面的月光下,他就看清了,原來剛才說話的正是雲青蘭。
“大王怎麼深夜到此?是為了取小老兒的性命嗎?”徐公笑道。
——雲青蘭現在來的唯一可能就是,他被姜幽逼到盡頭,不能再龜縮在這鳳凰臺裡了。
雲青蘭躲在鳳凰臺裡面,哪怕外面人人都說他是反賊,也沒有人敢真的衝進鳳凰臺裡來。
只有等他出去了,大家才能沒有負擔的除賊。
不然不管是誰,現在帶兵衝進鳳凰臺,能順順利利的把雲青蘭從救皇帝有功的慶王打成慶賊,把皇帝平平安安的救出來重新拱上皇位,再讓諸臣都平安無事各歸其位……立下這麼多大功,事後論功行賞時也未必會記他一筆。
歷來對這種大功之臣,賞之前都要先壓一壓的,以免他持功自傲,不好賞。
所以“帶兵擅入鳳凰臺”就是一項很適合拿來壓功的大罪。
能在這時不顧這個殺頭除族的大罪帶兵來救人的,不是忠臣就是奸臣。
可惜現在的大梁兩者都沒有,既沒有這樣的忠臣,也沒有這樣的奸臣。
外面的人並不在乎雲青蘭是不是真的害了皇帝,還是真的想當皇帝。
假如雲青蘭真的在鳳凰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