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商,給了他不少方便。等風聲過去,林昌與公主城重新聯絡上之後,得了不少金銀錢物的支援就立刻回報了回去。
現在鳳凰臺下流言紛紛,不少人都說陛下已經死了,徐公他們進宮後就被“慶王”給抓了。這慶王原本不過是一個守宮門的將軍,自持武力,有了吞天之心,便挾持徐公等人立他為皇帝,好奪這天下。徐公他們可能都已經遭了毒手,這慶王見此不好收場,只好退而求其次,假造聖旨,遠封河谷為王。等慶王要逃出鳳凰臺的時候,他會將鳳凰臺付之一炬。到那時這城裡的人可都要死了!
這個流言有前因,有後果,有人物,相當完整了。
就是有點太神奇了,所以雖然流傳很廣,信的人信,不信的人就嗤之以鼻。
可當跑的人越來越多之後,剩下的人也開始心慌起來,都覺得不如先到外地躲躲,看看風向,沒事的話,大不了三五年後再回來嘛。
可鳳凰臺七百年都沒遇過皇帝、諸公、重臣都不見蹤影,據傳已“遇害”的事,很多百姓世居在這裡,平時就算是走親戚也最多不超過五十里,突然讓他們離開鳳凰臺,他們連路都找不著,怎麼走得了呢?
這時魯商就成了救命的法寶了。
大家之所以會想到魯商,是因為魯商在鳳凰臺的名聲非常好。魯商做生意從來都是童叟無欺,從不缺斤少兩,他們有自己的計量工具,在這個魯商手中買的東西到另一個魯商那裡,份量不會有絲毫差別。他們彼此之間還互相監督,曾聽過有一戶人家被魯商所騙,買到了次貨,數目還不對,有魯商聽說此事,特意上門拜訪,不但把次貨全數買走,還送了賠禮,然後問清了那個騙人魯商的長相、年紀、穿戴等,過了半個月,竟把那個騙子抓到這家人面前。聽說在魯國商人是不敢騙人的,一旦出現了商人騙人的事,不等官府抓人,其他商人就聯合起來動手懲治他了。
從那以後,魯商就成了最受歡迎的商人。
想逃出鳳凰臺的人就找上魯商,想請商隊送他們離開。一開始不算多,魯商看在老主顧的份上也都盡力幫忙。後來想借魯商的商路逃走的人越來越多,林昌就從中牽線。
也因此他在這鳳凰臺下的勢力越來越大了。
外面街上看不到一個行人小攤,高高的院牆裡,林昌的面前卻坐滿了客人。
林昌是公認的訊息靈通之人,他的說法也是以前家鄉的親友照顧,還有他與魯商交好,所以聽到的事多了點。
他現在就告訴在座的人一個“壞訊息”。
“河谷雲氏似乎是打算迎回慶王了。”林昌這句話一說出來,屋裡瞬間安靜了,廊下的絲竹聲慢悠悠的傳進來,更顯得這擠滿一屋的人安靜得不象話。
林昌說完就是一嘆,悲傷地望著大家:“我從家鄉來到此地,想不到還是得不到安寧。如今只怕是又要另尋他處安身了。”
一個年輕人,看著二十幾歲,不顧身邊父親的眼色,忍不住直起身說:“你說的是真的?”
有他開口,屋裡其他的人才像是找到了舌頭,紛紛問林昌這訊息是從哪裡來的?可靠嗎?林昌說:“可靠。慶王長子不是就在河谷?之前他大敗花將軍後,花將軍不知去向,他大勝回到河谷,之後就聽說打算迎慶王與王后歸國了。我聽說為了迎回慶王,也是為了誇耀他的大勝,他準備了奇寶要送過來。”
奇寶?
什麼奇寶?
姜姬在公主城看著雲重忍痛送來的“奇寶”嘆氣,對衛始說:“我以為他會把海樹送過來。”
在她借商人之手賣給雲重的諸多寶物中,用大理石假造的珊瑚樹,也就是海樹是最像寶貝,看起來也最珍貴的。
她就想當然的以為雲重會把海樹送給他爹。
現在看起來這個兒子還是很有私心的嘛。
衛始是親眼看著海樹被造出來的,就算是這樣,他看到成品後還是覺得可惜。
他道:“那樣的奇珍,誰會捨得送人呢?”
姜姬:……明明只是大理石。你不是親眼看著我讓人把它給磨成梅樹樹枝的樣子又染色的嗎?為什麼還是會上當?
但在這個世界,大理石就是玉。因為玉的概念非常廣大,可以概括為只要是漂亮的石頭,就是玉。大理石剛好符合這裡的人的審美觀,白色或淡黃色,灰色的細細的花紋,可以稱一聲高雅。
但姜姬記得這東西就是個鋪地板與流理臺的貨,實在沒辦法把它看成玉。而且蓮花臺和她自己的摘星宮的楹柱和臺階都有用大理石啊,這表示它的